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二元结构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瓶颈。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进步与繁荣。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归纳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从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对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该研究对于山东半岛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综述相关学者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复合概念。所谓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分别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的自然资源及生产要素能够快捷流动、合理配置,各次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城市和乡村在各个层面的建设统一体,实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自然生态环境、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广泛融合。本文从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关系,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等角度,对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本文梳理了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构建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到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指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由此得出如下结论:青岛是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其次是威海,可以把青岛和威海看成是第一层次;烟台和东营为第二层次;潍坊和日照是发展略差的第三层次。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青岛和威海,呈现出共同的发展规律,即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水平最高,其他依次为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二个层次烟台市和东营市,其发展规律表现为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发展较为均衡,而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较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三个层次潍坊市和日照市,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规律是,其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均相对较为滞后。通过实地调查,归纳整理出目前山东半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中的五种模式,分别是: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同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对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应遵循的经济地理、因地制宜和各具特色的原则,探讨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即用组团式城市群统领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城乡和谐出发,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强有力的产业基础。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中国汇聚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力量,要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站在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理应成为国有企
公共财政是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的政府财政,它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目的。公共财政具有诸多特征,其中,公共财政的法治化是公共财政不可或缺的重要特
清水江流域苗侗族人民在长期的人工营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传统知识与生态智慧,其中也不乏林木抚育管理传统知识的经验。文章通过实地的田野调查,探讨清水江流域苗侗
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使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资产转移的常见模式在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关金融工
文章阐述了加盟式快递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加盟式快递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法律法规、引进复合型人才、改善服务水平、实施激励措施、加强管理与监督五方面探讨了
温度是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测量的重要参数,因此温度传感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感器。现代VLSI的集成度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了芯片互连线的电流密度迅速增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及新兴技术的迅速推广,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多,而产权、技术、服务等无形资产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由无形资产产生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带来的税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