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却日益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任由这种差距继续扩大下去,将非常不利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当前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公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历史轨迹和特点、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作了较为详尽和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本文对有关公平问题的研究做了一个回顾,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己对公平的认识,对公平的内涵、分类及各类公平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第二部分,文章回顾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轨迹。得出的结论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体趋势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持续扩大。但同时又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特征和空间上的区域性特征。
在第三部分,文章首先分析了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文章认为,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个根本性原因外,机会不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接着,文章指出了我国城乡居民面对的机会不公的各种表现以及它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机会不公的原因。
在最后一部分,文章分析了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我国城乡居民面对的各种机会不公,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改进措施。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从机会公平这个独特的视角较详尽地分析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本文对公平理论作出了一定创新,特别是在对机会公平的划分上,把机会公平分为形式上的机会公平和实质上的机会公平,从而形成四种组合,并对四种组合的优次进行了排序,指出了机会公平改进的路径。最后,文章指出了机会公平的本质,即权利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