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经济磨擦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is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的背景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世界各国经贸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依赖,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冲突与摩擦。这种摩擦既有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摩擦,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摩擦。而在经济摩擦中既有以纺织品、农产品、汽车为代表的货物贸易摩擦,也有以保险、电讯、金融为代表的服务贸易摩擦,以及跨国公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投资摩擦。贸易摩擦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如中美知识产权摩擦)和区域性经济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而且有可能酿成世界性经济危机(如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全球化后,随着各国联系的加深,如何避免经济摩擦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1979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7大贸易出口国和第8大贸易进口国。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与其他国家的摩擦。如中美纺织品、农产品、知识产权摩擦;中日纺织品、农产品贸易摩擦;中欧纺织品摩擦(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中韩大蒜摩擦等。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己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美纺织品贸易、农产品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入世的障碍,中日毛巾、蔬菜贸易摩擦正成为目前中日经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双边贸易摩擦,如何应对中美、中日、中欧在纺织品、农产品及服务贸易领域的摩擦成为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 日美贸易摩擦从50年代的纺织品贸易摩擦、60年代的钢铁摩擦、70年代的机床摩擦、80年代的汽车摩擦、到90年代的半导体摩擦,经历了近50年。其摩擦范围之广(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程度之深(微观经济摩擦→宏观经济摩擦→投资摩擦→制度摩擦),时间之长(从50年代→现在),影响范围之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堪称贸易摩擦的典范。研究日美贸易摩擦,确切地说,以全球化与经济摩擦的新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日美贸易摩擦,探索摩擦产生的原因、表现、影响、解决方式及其成效,不仅有助于解决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而且对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解决中国入世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博士论文 全球化与经济厚擦.日美贸易摩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 二、论文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以全球化为背景,从纵向视角研究了日美贸易摩擦从微观经济摩擦开始,经宏观经济摩擦。投资摩擦至制度摩擦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二到第五章以横向视角,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了R美贸易摩擦的四种类型:微观经济摩擦。宏观经济摩擦、投资摩擦和制度摩擦。第六章在对贸易摩擦影响的研究中指出,R美贸易摩擦后各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解快贸易摩擦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也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国际化和亚洲经济的发展。第七章在考察WTO后国际贸易争端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加入WTO后中美、中日贸易摩擦的走向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从纵向视角,描绘了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全球化的进展,战后日美贸易摩擦由微观经济摩擦一宏观经济摩擦一投资摩擦一制度摩擦的历史演变过程,为日美贸易摩擦研究提供了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导向。本章以全球化为背景;按照不同时期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将贸易摩擦分为微观经济摩擦、宏观经济摩擦。投资摩擦,制度摩擦四种类型及四个发展阶段。在对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考察中,笔者认为: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由贸易自由化到资本自由化、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变化,日美贸易摩擦也逐渐由微观经济摩擦转向宏观经济摩擦、投资摩擦以及制度经济摩擦。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日美两国服务业在GNP及在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加大,贸易摩擦己经由宏观经济摩擦转入了制度摩擦,制度摩擦构成了解诀两国贸易摩擦的关键。 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日美微观经济摩擦。该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节就自愿出口限制、进日数量限制、反倾销、反补贴、经济制裁与贸易摩擦的关系,对产生于不同产业之间的微观经济摩擦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在比较日美两国关于产业政策、竞争力论争的基础上,对R美高新技术领域的摩擦一半导体摩?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跨越了思想探讨阶段,上升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国民经济核算起源于17世纪的国民收入核算,它伴随着理论经济学的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资料为研究强震区的抗震设计规范提供了罕有的条件。对促进公路抗震规范的发震和提高公路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具体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业企业的广泛成功应用,使建筑业领域的管理者和在此领域研究的学者,在面对施工企业内部的成本压力和外部环境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开始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我国报业走向市场的步伐逐渐加快,竞争在“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报业中也由潜在演变为显在,并日趋激烈。一家报纸,如果
安徽省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是2011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项目,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6月主汛期投入使用,2017年12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下游水网圩区防洪条件得
1997年4月4日,开元支行与大盛机械厂(小连村委会村办集体所有企业)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大盛机械厂向开元支行借款85万元,期限自1997年4月4日至1997年11月27日,利率为9.24%,按季结息,逾
在我国,正在使用的会计软件数据结构五花八门,开发平台多种多样;由于以前没有数据接口标准,这些会计软件几乎都没有数据转换模块。这就给审计软件的研制开发带来了一个共同的问题
本文在简要介绍交通规划一般性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经典的四阶段模式,对四阶段模式中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密切结合大连市金州区公共交通规划和丹东市道路交通规
针对定向井气体携液机理不清、临界携液流量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基于定向井筒中液膜的受力状况,考虑气芯与液膜之间的剪切力、液膜与管壁之间的剪切力、流体重力和液膜前后的
本文在论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论述了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目标、性质、运作方式。 本文借鉴国外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研究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