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FT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h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已经是一种最为广泛运用的能源形式。然而,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存在着大量非线性、冲击性和波动性负荷,造成电能质量严重降低。另一方面基于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电气设备又对供电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减少不合格电能对用户带来的危害,确保电气设备和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电能质量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电能质量进行实时观察、分析和记录,给电力工作者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事故分析、责任区分、负荷模型分析、电能质量治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关于电能质量的分类和国内关于电能质量的相关标准,并对电能质量分析方法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由于傅里叶变换的适用性且易于实现,因此选择傅里叶变换作为本系统的基本检测算法。接着分析了傅里叶理论的四种类型变换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检测电能质量时存在的三个问题:频率混叠、栅栏效应和频率泄漏,分别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对离散傅里叶变换输出的大量频谱结果采用了分群的方式进行处理,提高有效值的测量精确度,降低了数据量。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噪声、电压暂降、电压波动和临近谐波、间谐波之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电压变动和电压波动都会引起间谐波的出现,但是现象不同。进一步实验验证得出,100Hz以下间谐波能造成明显的电压波动。   针对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问题,采用GB/T18657远动设备与系统传输规约为通信协议。根据规约的分层结构特点,结合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思想,对通信协议进行按层构件化,形成了物理接口层构件、链路层构件、网络层构件。针对嵌入式构件模型研究中的构件接口和组合方式问题,提出了基于消息连接子的构件组合方式,形成了构件的一般结构。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为构件定义了状态和控制数据结构,使构件具有一定的自治性。通过在嵌入式设备上的实现,验证了构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满足嵌入式系统的要求,使得程序结构清晰,易于测试维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使得人们对其关注度不断提高,然而这些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
网络编码允许节点对多个数据包进行运算编码,当接收节点收到足够数量的编码包后,可以应用相应的编码系数进行解码。相关研究表明,当网络编码被应用于组播及无线网络传输时,可
覆盖算法作为一种构造型分类建模算法,以其训练速度快、分类效果好而著称。在现今互联网时代,时常面对较大的数据集训练和分类的挑战,因此提升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速度和分类
高光谱图像通常具有纳米级的光谱分辨率,能提供丰富的地物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被广泛应用在精细农业、环境监测、现代军事等诸多领域。高光谱图像在具备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光谱维度高、光谱相关性大、噪声多、样本少等特点,这给高光谱图像分类过程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研究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分类效果,是高光谱遥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过程中样本难以获取、样本数量少的特点,本文从降维、去噪和特
在非结构化P2P网络(unstructuredpeertopeernetworks)中,由于对网络的节点及资源分布没有统一的管理,资源的查找易形成大量的网络查找消息负载。同时由于网络节点的异构性,节点在
海量数据的增长使得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作为一种能自动、智能地将待处理数据转换成有用信息和知识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数据挖掘已经在各行各业的知识发现和数
如今恶意程序是互联网遭受的主要威胁之一,僵尸网络、钓鱼网站、恶意邮件等等本质上都是恶意程序,通常也简单地将恶意程序称为病毒。安全厂商每天收到成千上万份病毒样本,为了尽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从单文本内部转向多文本之间,作为文本间实体链接的纽带,跨文本指代消解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与传统的面向信息检索的跨文本指代消解不同,信息抽取中的跨文本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二维条码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扫描二维条码获取信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消费中重要的便捷方式。其中二维条码PDF417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已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自组织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由一种微型传感器构成,这种传感器具有无线通信能力与计算能力,它可以根据具体环境在无人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