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翻译质量评估的优选论分析模式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zh21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其日渐丰满、成熟的理论积淀无疑受益于语言学、哲学、美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表现出显著的跨学科性质。而作为翻译研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翻译质量评估也日益显示了其可跨学科研究性质。综观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西翻译史,翻译质量评估几乎没有被当做一个独立的范畴研究过。大多数理论家只是在各自关于翻译标准作长篇讨论后对其附带提及。显然,在翻译理论和实践都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零散,主观的翻译质量评估观,评估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翻译研究的需要。追求一个有效直观的,科学性,客观性的评估方法变得日益重要。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语音学领域新出现的一个理论,优选论因其分析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直观性而备受关注。本文拟从优选论这一全新视角,对翻译质量评估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为最终构建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的优选论视角的理论体系做铺垫。本文从介绍翻译质量评估的现今研究入手,阐述了对翻译质量评估理论对有效性研究的迫切性,接着结合优选论的基本原理,论证了优选论的理论与方法引入翻译研究的可行性,进而构建“翻译质量评估理论的优选论分析模式”,对翻译质量评估的实践进行指导。本文结构大致如下: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该论文题目的由来,该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及其意义,并简要地介绍了下面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对翻译质量评估理论对有效性追求的迫切性。第二章首先介绍优选论的基本原理,接着论证了讲优选论理论与方法引入翻译研究的可行性。第三章作为本文的重点,论述了“构建翻译质量评估的优选论视角的理论框架”,按照此分析模式的构成从低阶到高阶的逻辑模式,从组成部分的生成到制约条件的生成,到通过此分析模式的具体操作产生最优输出直至结合大量实例和图表进一步探讨此分析模式在不同类别文章的具体应用。最后是结论部分,简要回顾了前文的主要内容,认为优选翻译理论有助于翻译研究和优选论本身的发展,但要进一步完善该理论,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优选论在翻译质量评估研究中的应用大有可为,还有许多可供研究的空间;优选翻译质量评估理论期待着更多后继者。
其他文献
2002-10~2004-05,笔者运用温阳活血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7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1993年颁布的<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的诊断标准确
以蚕豆瓣为主要原料,以蛋白酶活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孢子粉对豆瓣制曲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面粉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同其他国家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对汉语法律翻译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但中国目前法律翻译的状况却难以让人满意。因此,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的框架
针对双馈风机接入串补系统引发的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resonance,SSR)问题,现有文献多研究单台风机经串补线路送出系统的次同步谐振特性,鲜有文献考虑系统次同步谐振特性与
采用色差仪对茶汤汤色进行400~700nm连续波长扫描的方法,分别建立了7个等级信阳毛尖茶汤色光谱指纹图谱。基于各波长下的特征反射率与透射率比值,采用判别分析技术对不同等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的特征、治疗方法、术后处理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7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