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探析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隐名出资纠纷解决的关键在于隐名出资人这一特殊主体的法律地位如何认定。在理论界,通常从股东的实质特征与形式特征的角度来考察隐名出资人能否取得股东地位,由此总结出实质说、形式说及内外区别说。理论上的争议源于立法中的不周全。我国《公司法》并没有关于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12月就公布的《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对该问题有所规定,但最终并未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予以颁布。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制定了相关裁判规则,为此类案件确立了裁判标准。但这些裁判规则不尽合理也不尽完善。在公司法实践中,法官常因所依据的法律理论和采纳的认定标准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必将损害法律和司法的权威,不利于解决纷争和规范市场行为。本文仅以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剖析隐名出资人的法律地位,对隐名出资的定义、特征及形成原因、隐名出资人的定义分类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理论上及立法中的有关争议及处理方式作出评价,最终从一般意义上的股东认定标准入手,针对隐名出资人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对隐名出资人的法律地位认定方式进行重构,以期对我国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隐名投资纠纷的解决有所裨益。本文分为导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言主要是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正文部分包括以下三章:第一章主要是介绍隐名出资人的基本问题。首先从隐名出资概念、发展轨迹和法律特征以及产生的原因等四个方面对隐名出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从概念与类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着重从理论及立法两个方面对认定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的学说及相关规定进行评析。首先讨论了学界对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认定的三个比较普遍的观点,即实质说、形式说和折中说,笔者对这三种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在《公司法》层面上对隐名出资人及实际控制人进行一番比较,并得出对于隐名出资人的规制,不能完全套用《公司法》对实际控制人的规定。紧接着对《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中关于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认定的条款进行了重点分析,评论了司法界对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态度和倾向。第三章是在分析了概念、学术观点及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进行重构。首先对出资、股份、股权、股东等公司法理中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并提出在认定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应当坚持尊重股东间的合约、遵循商事外观主义与公示主义的要求、尊重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志和想法等三大原则。最后,从四大方面总结出隐名出资人认定的具体规则:一、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之利益调整;二、隐名出资人股东地位之确认条件——针对公司及公司其他股东而言;三、隐名出资人对公司债权人之责任承担;四、股权处分行为之效力。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再次重申了笔者在文中的观点,从隐名出资人的权利义务层面入手,区分不同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而非纠缠于以实质特征或是形式特征来认定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的法律地位。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安全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挑战,外部安全威胁与内部安全隐患、现实安全挑战与潜在安全风险、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并存。特别是恐怖袭击、重大自然灾害以及海
中医中药是根据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原理,望、闻、问、切四诊和参,辨证施治,结合患者外在表现,找出内在病因,给予中医汤剂或中成药口服。早在明清时期,《景岳全书》中就记载
在数字科技时代,金融企业及其教育部门均都面临数字化生存发展方式的考验。为配合金融科技银行转型战略,银行教育部门应提升敏锐度,紧跟科技战略转型的节奏,把握未来银行经营管理
<正> 一、药物组成:白矾12克,郁金20克,橘红20克,半夏12克,茯苓30克,远志12克,菖蒲12克,制南星12克,龙齿12克,全蝎10克,海浮石30克,山楂30克,炙甘草6克。二、适应证:癫痫。亦
期刊
网页公证作为保全电子病历证据的有力举措,对我国医患纠纷的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详细阐述"电子病历证据"概念及其特征与类型,具体提出了电子病
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制度体系的基本任务,分别对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混合所有制
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男性略多,冬季多发,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在各种脑血管病中居于首位。所以,了解其发病征兆、特点、急救方法及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60%以上发生在基底节  脑出血的发生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而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等正是导致脑血管老化变硬的元凶。  脑出血的危险程度与发生部位有很大关系,发生在脑干部位的出血最为凶险,预后也比较差。而大约60%以上的脑出血都会发生在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