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长江下游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研究长江下游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于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本文从有多种污染来源存在的长江下游重金属污染问题出发,以了解长江下游段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基本目标。在阅读了大量的有关重金属污染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长江下游段的市政、矿山、工业和港口4种来源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品多种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得出各来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组成特征,并探讨形成金属特征差异的原因。最后对铜陵地区入江支流(顺安河)沉积物中重金属迁移规律及影响范围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沉积物中Cu、Zn、Pb、Cd、Cr 5种重金属总量的分析发现,多种污染源不断地进入水体使得长江下游段受Pb、Cd的污染影响较重。对典型的市政、矿山、工业和港口来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特征研究,认为市政和港口来源的沉积物会产生Pb和Cd的累积,工业生产和采矿活动是多种重金属进入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
探讨4种来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组成及携带特点得出:市政来源中的Pb、Cd主要来自冲刷城市下垫面的雨水,污染物质会随城市中的降尘和建筑灰尘等进入市政管道中,经污水排口进入长江水体;矿山来源中的Cu主要会和铁氧化物一起进入沉积物中,作为矿山开采的伴生金属的Pb、Cd,随矿石的淋滤进入水体;机械、电子、化工企业等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在流动过程中可能混入了较多泥沙;港口来源中的物质来源相对较杂,重金属主要是由细粒物质携带。
重金属的迁移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Cd和Pb最容易迁移和扩散,Cu、Zn尽管在总量上显示累积程度较强,但是它们的形态以残渣态为主,因此显示低风险的迁移能力。重金属的迁移能力依次为:Cd>Pb>Cu>Zn>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