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负效应的生成机理及控制体系研究——以高校扩招政策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对各种社会问题加以宏观调控。现实生活中,公共政策在发挥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需要、调节政府功能和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等积极作用即正效应的同时,还存在对社会进步或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负效应。由于公共政策运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动态过程,负效应产生的原因也复杂多样。分析负效应的生成机理,控制负效应、减小负效应对体现公共政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我国1999年实行的高等学校扩招政策为例,阐述了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的主要表现,并通过对高校扩招政策负效应的特殊成因和公共政策负效应一般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公共政策运行实践,采用个案研究、演绎推理、系统分析等方法,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及分析方法等方面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构建公共政策负效应控制体系的政策性建议,从而推进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改善公共政策执行,发挥公共政策效能,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本文针对现实问题,从较新的角度对公共政策负效应生成机理和控制体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对相关的公共管理部门有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