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式。自从人类文明走进工业时代以后,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在高发展的经济模式下,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此时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形势,我们目前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存在的关系中要认真的提出审视和反思。贵州苗族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他们逐步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教育观,并且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和相对科学的生态体系。所以,在贵州苗族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归纳贵州苗族生态教育的思想,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来源基础。贵州作为我国西部省份城市,由于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分布着各个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贵州苗族的起源和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部分,是中国第四大少数民族。贵州苗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在贵州苗族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及时整理贵州苗族传统生态文明思想,从而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贵州苗族的生态思想认知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尊重自然为前提,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以及崇拜宗教信仰的文化活动。苗族人通过对自然、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的习俗来教化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法则,以便可以制约和引导苗族人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虽然贵州苗族生态意识、生态思想、生态教育是分散的,没有严格的成为系统理论体系。但是,在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发掘、整理和运用贵州苗族的生态思想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非常有现实价值的。本文通过贵州苗族生态文明教育一系列内容的研究,梳理和查阅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文献资料,综合科学的对贵州苗族生态教育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客观的、合理的分析,并且遵循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为贵州苗族生态文明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参考。进而为我国多个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电力生产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分析和计算以确保实时准确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本文在文献一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了系统开发仿真的问题.。以32节点系统为例,验证程序计算结果,并对故障前后的电压进行分析。通过与PSASP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结果较为理想,电压差值数量级在 ,应用效果良好。  本文在文献一得基础上继续进
目的总结分析PICC送管时异位至颈静脉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86例留置PICC管的患者送管过程中有13例发生了导管异位至颈静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在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大环境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亟需提高研发能力,获得在开放市场上更加有利的经济地位。由于在技术、人才和资源方面都不具备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一直是综合性海洋环境保护法,也应当继续保持其"综合性"定位。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按照实现国家
在当前推进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国家尽管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等各项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但现实情况却出现了农村薄弱学校不断萎缩现象与城镇学校“欣欣
清洁取暖政策实施效果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基于农户调查结果,从经济、社会、污染减排和温室气体减排4个维度,构建"煤改气""煤改电"绿色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同控制
目前,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发展,在外语中,“听”显得尤为重要,听力教学近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中职英语教学听力课堂中,教师仍然占中心地位,学生缺乏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