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接纳大规模风电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渗透率风力发电随机性、波动性等使现有确定性的电力系统演变为随机-确定耦合的复杂电力系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接纳大规模风电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渗透率风力发电随机性、波动性等使现有确定性的电力系统演变为随机-确定耦合的复杂电力系统,对其安全可靠性运行产生诸多影响,尤其对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针对高风电渗透背景下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AGC)及其频率稳定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大规模风电接入后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采用PI控制器对系统频率进行了控制,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寻优。以及将模糊控制与PI控制相结合,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2.依据国家电网对风电功率出力波动的考核计算方法,建立了发电收益和波动损失的评价指标。基于超短期功率预测,以平抑风场功率变化作为目标进行AGC序列的最优规划,并通过基于本文提出的任意初始小世界邻域动态粒子群算法(D-SWPSO)求得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降低出力波动,减少了风电场运营成本,提升了发电收益。3.针对消纳风能和平抑波动对AGC稳定控制的难点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分钟级尺度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模型,将系统净负荷增量的预测值在风电场和AGC机组间通过等边际成本法则进行分配,以构成实时控制系统。考虑到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对定值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建立了采用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分段指数分布模型进行修正的定值系统。最后,以New-England 39节点系统为例对三种模式在两种定值系统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0-30 min分布式协同控制模式下系统调节裕度比较理想,有效降低了系统运行的成本并且提高了风电的消纳能力。修正定值后的系统在其它时段也能提供必要的储能,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问题,即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制图问题,它指的是机器人从一个未知环境中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根据自身运动模型和所携带的传感器对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传动系统不再拘泥于三相供电,逐渐向五相驱动控制系统方向发展。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与三相电机相比,具有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低转矩脉动、强容错性能等优势,从而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领域。在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中,逆变器经常会发生故障。当逆变器发生故障时,会增加功率管的电压、电流
工程机械综合服务系统发展迅速,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下位机方面生产智能车载终端的厂家很多,没有一个标准协议作为规范:智能终端在传输媒介与方式上不同;系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空难,多数是由于机身表面或者内部出现的一些微小缺陷引起的,所以对机身结构的缺陷检测成为了航空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且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因缺乏中高人才培养沟通,存在着课程内容重复、技能训练重复等现象,课程的内涵性衔接还没得到应有的体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使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中高职教育课程
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调度和计划技术的发展对从整体上提高柔性制造过程的性能和效率有重大的影响。柔性制造系统调度的两个关键点是调度
MIMO-OFDM(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种发射端和接收端均使用多个天线,并采用OFDM调制的技术。MIMO可以线性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