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QTVI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心肌运动系列参数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左房心肌的运动,探讨左房心肌运动系列参数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对26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LVH组)、28例高血压LVMI正常组(LVN组)和31例正常对照组(NC组)所有对象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常规指标,并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房间隔中段的心肌运动的系列参数,与常规指标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各组常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LVN组与NC组比较,LVM、A、A、E/E、AR、IVRT、EDT增大,Ta、E/A、E、E/A、Ta/Tar减小;LVH组与LVN组比较,LVM、Ta、Tar、IVRT增大,E/A、E、E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左房心肌运动系列参数比较:LVN组与NC组比较,VA、DA增大,VE、VE/VA、ESR、ESR/ASR、DE减小;LVH组与LVN组比较,VE、VE/VA、ESR、ESR/ASR、DE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房间隔中段参数VE、VE/VA、ESR、ESR/ASR、DE与E/A、E/A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左房管道功能减弱,助力泵功能增强,QTVI技术检测左房心肌运动系列参数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 第二部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僵硬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壁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左房僵硬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1月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EH组(n=54),其中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正常者28例,左心室肥厚者26例,另选择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31),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左房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后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左室收缩期左房纵向峰值应变,取其平均值(LAmSs)。同时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取二尖瓣血流频谱,记录二尖瓣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晚期的峰值血流速度(A),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晚期的峰值运动速度(A),并计算E/E,E/E与LAmSs的比值为左房僵硬度指标(LASI)。 结果: (1)左室舒张功能:EH组二尖瓣血流峰速度E、E/A减小,A增大,二尖瓣E和E/A减小,A、E/E增加;(2)左房僵硬度:EH组LAmSs(39.61±8.54)%较正常组(48.86±10.17)%减小(P<0.01),EH组LASI(0.39±0.07)较正常组(0.23±0.06)增加(P<0.01);(3)高血压室壁肥厚者LASI(0.43±0.05)较室壁正常者(0.33±0.07)增加(P<0.05);(4)高血压组左房僵硬度指数与左室舒张功能有相关关系:LASI与E/A、E/A呈负相关(R=-0.27,P<0.01; R=-0.47,P<0.01),LASI与E/E呈正相关(R=0.75,P<0.01)。 结论: EH组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左房形变能力下降,左房僵硬度增加,超声心动图左房僵硬度指数与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有相关关系,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