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任何顶级运动员都不可能永远保持活力与状态,因此,任何运动项目都存在着新陈代新。某些国家或地区在某个运动项目上可以长期称霸,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视。浙江省竞技游泳运动要持续良好的发展下去,后备人才培养同样不容忽视。本研究主要以浙江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为主要内容,分别从培养体制、选材、训练和竞赛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入调查了目前浙江省青少年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并作出了相关分析。意在了解浙江省在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优势与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浙江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游泳训练点、游泳俱乐部、游泳传统学校等相继出现,形成了浙江省较为完善的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而现行的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存在一定的弊端。2.从浙江省目前的竞技游泳后备人才队伍年龄分布、男女比例、训练年限、运动等级等方面来看,浙江省的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开展较好。目前浙江省教练员队伍从年龄分布、训练经验、运动经历等各方面都较为合理,但在学历方面来看,高学历人才较为缺乏。并且教练员参加学习及培训的积极性不高。3、选材教练员对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材年龄把握较好,但在选材方法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目前浙江省存在着选材网络的涉及范围小、优秀人才的流失等问题。4、在常规训练中,大部分教练员能够熟悉《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并根据其要求制定较为合理的训练计划。不过浙江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还普遍存在这训练课次不足的现象。在训练条件方面,训练经费、场地器材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科学指导及医务监督方面的投入还有待提高。5、浙江省少年儿童游泳赛事数量较为充足,竞赛体制也较为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奖励机制的合理性以及裁判员综合水平仍有待提高。并提出了如此建议:1、加强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合作关系,资源共用,利益共享。2、扩大选材范围,减少人才流失,提高选材科学性。3、加强教练员队伍培养,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加强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科学化训练,做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训练条件保障工作。4、完善竞赛奖励机制,提高裁判员水平,保证竞赛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