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金融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命脉的作用,区域金融效率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金融总量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毕竟有限,原有的量性发展方式已经难以应对如今金融形势的多变性和复杂性,金融结构的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河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其经济的快速腾飞需要发挥金融的联动作用,为实体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河南省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结构的单一使得金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配置,故对河南省金融结构及金融效率的研究,分析河南省的整体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可以突破现有的局限性,为经济和金融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金融结构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路径影响金融效率。微观路径方面,金融结构的优化会增加金融工具种类和数量,提升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水平,改变企业的融资方式,完善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提升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宏观路径方面,金融结构的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传导机制,也会对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提高金融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率。河南省的金融效率在宏观方面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及微观方面的金融机构经营效率方面都表现出效率低下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河南省金融结构在融资模式结构、行业市场结构、金融功能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单一化等失衡或者扭曲的状况。河南省这种银行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结合的金融结构,在金融发展之初对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两者的结合会极大地消弱金融系统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从金融市场的机构结构及融资工具结构为切入点,构建河南省金融结构指标体系,分析其对宏观金融效率和微观金融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子分析方法将河南省金融结构指标分为金融工具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其中金融工具结构优化对河南省宏观和微观金融效率都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对宏观和微观金融效率的影响却很微弱。河南省应主要从改善直接和间接融资市场融资工具结构方面入手来提升河南省金融效率,拓宽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另外,在优化河南省金融工具结构的同时,还需要优化河南省金融市场中介结构,促进国有银行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