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R-3与MT1-MMP在人胃癌组织中的相互关系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VEGFR-3、FAK及MT1-MMP在人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胃癌组织中VEGFR-3、MT1-MMP的相互关系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08年8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癌手术标本36例,并取其相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以上)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检测3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R-3、FAK和MT1-MMP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R-3、MT1-MMP蛋白的表达;并以VEGFR-3染色阳性脉管数计数LMVD。   结果:   1. VEGFR-3、FAK及MT1-MMP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858±0.069 vs 0.197±0.030, t=47.561; 0.687±0.031 vs 0.218±0.034, t=37.889; 0.836±0.058 vs 0.109±0.029, t=43.802; P<0.05),且胃癌组织中三者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768, r=0.916, r=0.728;P<0.01)。   2. VEGFR-3及MT1-MM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Western blot: 0.85±0.23 vs 0.28±0.14, t=5.936; 0.90±0.21 vs 0.17±0.10, t=7.214; P=0.000; 免疫组化SP法: χ2=20.844, χ2=28.174, P=0.000)。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T1-MM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且胃癌组织中两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Western blot: r=0.895, P=0.000;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r=0.524, P=0.001)。   3. 胃癌癌组织周边区LMVD明显高于中心区和癌旁组织(12.67±3.51个vs 2.85±0.91个, t=27.354; 12.67±3.51个vs 2.56±0.83个, t=28.783, P=0.000)。胃癌癌组织周边区LMVD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对36例胃癌患者按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分为四组(N0、N1、N2、N3),各组间癌组织周边区LMVD差异明显(F=75.312, P=0.000),中心区LMVD无明显差异(F=1.53, P=0.143)。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与癌组织周边区LMVD呈正相关(r=0.915, P=0.000),而与中心区LMVD无相关性(r=0.086, P=0.143)。   4. MT1-MMP的表达阳性的胃癌癌组织周边区LMVD明显高于MT1-MMP的表达阴性者(13.60±3.96个vs 11.20±2.00个,t=2.402, P=0.022)。   结论:   1. VEGFR-3与MT1-MMP可能在胃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   2. VEGFR-3可能参与胃癌进展中MT1-MMP的激活,MT1-MMP可能为VEGFR-3的下游效应蛋白。   3. 癌组织周边区LMVD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   4. MT1-MMP可能促进胃癌癌组织边缘淋巴管新生。
其他文献
过去的2012年对县级媒体的广告经营来说是难熬的一年,也是困难重重的一年,许多县级电视台广告经营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作为最基层的媒体,县级台对市场的反映也最为敏感,面
第一部分孕期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对胎肺的影响目的:探讨孕期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marginal vitamin A deficiency,MVAD)对胎肺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6只,随机分
目的:本研究我们将观察TLR9及其My D88依赖途径中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如My D88、IRF-7在不同预后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局部的表达情况。探讨TLR9-My D88信号通路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尖锐湿疣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以期为尖锐湿疣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15例初发和15例复发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作为实验组,12例健康人正常包皮作为对
研究背景和目的尽管目前国内外在基础及临床的科学研究中都取得很大进步,但在疼痛治疗方面仍有较大挑战。局麻药及其化合物在不同阶段承担着减轻或消除疼痛的角色,局部应用局麻药进行术后镇痛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局麻药可以通过暂时可逆阻断局部神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但临床上所应用的水溶性局麻药不可能通过单次注射达到长时间的术后镇痛及癌性疼痛等长时间镇痛要求。目前时效最长的水溶性局麻药一次给药后的镇痛时间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