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国际上许多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了规模和业务的迅速扩张,进而出现了许多规模庞大的金融集团。我国金融领域的并购活动开始于上世纪末,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领域逐步对外开放,给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许多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驻我国,开辟中国市场,加剧了国内金融行业的竞争。因此,我国为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抵御竞争,也加快了金融并购的步伐,到了2013年,我国金融领域的并购活动不论从数量,还是从金额上都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但这种频繁的并购活动是否能真正给金融企业带来绩效的改善是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首先从金融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金融企业目前的并购现状、动因及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选取了2010年-2014年我国上市金融企业发生30起并购事件,利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经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企业的并购活动只能在并购宣告日前后的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绩效改善,从长期来看,这些并购活动并没有对企业产生实质性的绩效提升。再经过深入的实证分析之后,发现以混合支付方式完成的和涉及海外企业的并购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的并购业绩。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金融企业并购绩效的一些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出台金融企业并购法律法规、减少行政干预和完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政府层面以及转变并购方式、完善并购后的整合工作的企业自身层面。
其他文献
本文以移动通信市场的细分为研究对象,以市场细分理论发展、程序步骤、分析模型建立等分析研究为基础,以某省移动通信市场细分项目为案例,指出差异化策略是以目标市场细分理论为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国民生产总值或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对于当代世界各国而言,经济增长是一个备受政府、公众和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取决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会保持多久?这是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国内外经济学界、各国政府与企业界人士普遍关
本文在对产业集聚效应,集聚与经济增长和集聚稳定性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围绕产业集群的专业化与地缘集中性结合的特征,对产业集聚的演变机制和产业集群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