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B族链球菌一直是美国(Group B Streptococci,GBS)导致新生儿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病原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2年建议采用普遍筛查的方法来预防围产期母婴 GBS感染。CDC-GBS防治指南(2010版)中指出,在围产期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母婴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但对新生儿晚发型GBS感染无效。在中国,以往认为新生儿GBS感染很少见,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新生儿GBS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严重危害着中国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本研究旨在对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early-onset GBS disease,GBS-EOD)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围产期规范化GBS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Part One1.比较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未开展孕妇GBS筛查)和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开展孕妇GBS筛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每年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发生率。2.孕妇GBS筛查:对35周-37周孕晚期以及所有先兆早产(不管孕周)的孕妇在阴道下段1/3处和肛周/肛门括约肌上2~3cm处两个部位同时用无菌棉拭子擦拭取样,行GBS细菌培养,怀疑尿路感染者行清洁中段尿培养,体温≥38.5℃怀疑败血症者行血培养。Part Two1.选择近5年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生后0-6d发病的新生儿GBS感染,共43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开展GBS筛查后,母亲GBS阳性,其所生新生儿生后0d-6d无早发型GBS感染,共172例为对照组。2.将所纳入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成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分别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程度、母亲分娩前3d内体温≥38℃、胎膜早破>18h、胎龄<37周、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性别、母亲年龄、母亲血和尿常规异常、羊水污染、产后出血等因素对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危险程度。单因素因素分析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探讨高危因素。将P<0.1的危险因素再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 结果: Part One1.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early-onset GBS disease,GBS-EOD)发生率: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本院出生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发生率分别为(1/7808)0.128‰,(1/7546)0.133‰,(2/8686)0.230‰,(5/8471)0.590‰,呈上升趋势。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未开展孕妇GBS筛查期间在我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共8471例,其中发生新生儿侵袭性GBS感染5例,发生率为0.590‰,其中死亡1例。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开展孕妇GBS筛查,在我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1586例,其新生儿发生侵袭性GBS感染1例(该例母亲GBS筛查阴性),发生率为0.086‰。,死亡0例。比较最近两年,开展孕妇GBS筛查较未开展孕妇GBS筛查,GBS-EOD的发生率下降了85.42%。2.母亲GBS筛查阳性率: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所有住院分娩的11586例孕妇中,剔除重大畸形者、引产者、习惯性流产者、1周内有使用抗生素者以及漏查者共2119例,最后纳入采样者共10688例,检出GBS阳性者,共635例,阳性率为5.94%(635/10688)。 Part two1.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early-onset GBS disease,GBS-EOD)平均发病日龄:43例GBS-EOD平均发病日龄为(1.57±2.41)d,其中发病时间最早是生后1h,最迟是生后第6天。2.感染部位:43例GBS-EOD全部有GBS败血症,其中肺炎21例(占总数48.8%),化脓性脑膜炎12例(占总数27.9%)。肺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平均发病日龄分别为(0.33±1.31)d和(3.75±2.37)d。对肺炎组和化脓性脑膜炎组发病日龄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t值=-4.59,P<0.001,有显著性差异。3.顺产组新生儿GBS-EOD有36例,无GBS-EOD有119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有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AP)为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保护因素,不充分IAP和充分IAP的OR值分别为0.071和0.008;母亲体温≥38.0℃、胎膜早破时间>18h为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5.334和14.387。4.剖宫产组新生儿GBS-EOD有7例,其中胎膜早破6例,剖宫产前产程已启动1例(该例32周早产、母亲血象高)。理论上择期剖宫产一般不发生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但在剖宫产前胎膜已破或已临产情况下,GBS经产道逆行感染可导致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 结论: 1.我院开展GBS筛查前,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我院GBS定植阳性率为5.94%,开展GBS筛查并予产时抗生素预(IAP)防措施后,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发生率为0.086‰,较之前1年未开展筛查时的发生率(0.590‰)下降了85.42%,效果显著。 3.开展GBS筛查并予IAP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 4.新生儿早发型 GBS感染一般表现为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发病日龄越迟,发生化脓性脑膜炎可能性越大。 5.经阴道分娩新生儿GBS-EOD高危因素:分娩前3d内体温≥38.0℃、胎膜早破时间>18小时。经阴道分娩新生儿GBS-EOD保护因素:产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