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渔鼓文化传承的考察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林渔鼓是渔鼓艺术门类中一支非常具有地域风格特色的中国传统说唱艺术。明末清初和民国期间都有湖南的渔鼓艺人在桂林传唱渔鼓,并落户桂林,开了桂林渔鼓的先河。真正由桂林人演唱并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桂林渔鼓则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桂林渔鼓奠基人王仁和先生根据渔鼓的基本曲式唱腔,并发挥自身的艺术素养而形成的独具风格的民间曲艺。桂林渔鼓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地方文化价值。其旋律与桂林方言音韵巧妙结合,极具桂林地方语言特色。桂林渔鼓以其唱词为媒介,来体现桂林人民的情感世界和社会人文观,而这种唱词所体现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更是一个民族音乐艺术中最有特点、最值得珍藏的。本文以桂林市的传统说唱艺术——桂林渔鼓为研究对象,将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并采用民族音乐学、曲艺学、教育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桂林渔鼓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传承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本研究,一方面,试图补充完善桂林渔鼓在音乐本体研究方面的不足,形成较为系统并具有学术价值的整体性桂林渔鼓音乐本体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对桂林渔鼓传承人、渔鼓社团、渔鼓进校园等多方面的实地考察,阐明桂林渔鼓师徒传承、社会传承和校园传承三种传承模式的价值和规律,以期促进桂林渔鼓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明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概述桂林渔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第二章,桂林渔鼓艺术形态构成及社会文化价值研究。从唱腔、板式、语言音韵、伴奏、剧目、表演等方面分析和总结桂林渔鼓的艺术形态构成特点,并分析桂林渔鼓所具有的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和价值。第三章,桂林渔鼓传承人及师徒传承研究。通过对桂林渔鼓三代传承人的传承情况和艺术成就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述师徒传承模式的重要性。第四章,桂林渔鼓社会传承情况考察研究。以“渔鼓天天唱”这一桂林市最重要的渔鼓传承基地为考察重点,管窥桂林渔鼓的社会传承现状。第五章,桂林渔鼓校园传承情况考察研究。重点调查桂林市两所小学和一所高校的桂林渔鼓传承情况,并涉及校本教材内容的调查研究,以及社会传承与校园传承的比较分析。第六章,桂林渔鼓传承发展问题的思考,提出桂林渔鼓传承发展的原则和具体措施。结语,总结全文,说明研究意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跨国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崭新的融资工具和融资观念.为了探讨跨国资产证券化为什么能风靡世界,我国的情况如何,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