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高铂载量高性能铂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yue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友好、启动快速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发电技术。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是制约燃料电池发展的巨大瓶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仍是碳载铂催化剂,但这类催化剂还存在着活性偏低、稳定性不足、缺乏抗反极性能、成本较高等问题。使用高铂载量的铂基催化剂能使催化剂层变薄,可有效降低气体的传质阻力,对于提升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实际工况中,气体分布不均、瞬间启动或关闭等都会导致反极现象,严重破坏催化层结构,产生不可逆的危害;更进一步,目前的燃料电池耐久性还远远达不到人们对于燃料电池耐久性的期待值。因此,开发高铂载量、高度稳定(高耐久性)、具备一定抗反极性能的高性能催化剂对于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事实和考虑,本文采用改进的微波辅助多元醇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燃料电池催化剂。通过使用氮化物及氧化物对载体进行预处理提升催化剂的稳定性,通过添加铱及钌等组分赋予催化剂抗反极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以经过稳定化处理的碳黑为载体,氯铂酸作为前驱体,通过改进的微波辅助多元醇法制备了60 wt%Pt/C催化剂。研究了加热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组成、碳载体种类、络合剂等因素对于催化剂的颗粒度分布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简单高效,所制备的Pt/C催化剂活性组分分布均匀、颗粒度小、活性高。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0℃、10 min时,能量利用率最高,且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最优。优化后的溶剂组成为:乙二醇体积分数为70%,H2O的体积分数为25%,丙酮的体积分数为5%。碳载体对负载铂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分散性有很大影响,实验发现以Black Pearls2000为载体制备的Pt/C催化剂性能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氧还原活性,优于商业Pt/C催化剂。络合剂影响着反应过程,研究发现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备的Pt/C催化剂性能较好。我们还采用优化后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进行了克级放大制备,结果表明放大制备的催化剂粒径在2.5 nm以下,分布均匀,保持了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半波电位比商业Pt/C催化剂高19 m V,质量活性是商业Pt/C催化剂的1.63倍。(2)采用浸渍-氮化的方法对碳载体进行钛硅氮氧化物的修饰,以提升催化剂的稳定性/耐久性,研究了氮化条件、氮化物含量以及钛硅比对于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碳载体进行钛硅氮氧化物修饰并氮化,能够有效减小负载的铂纳米颗粒的粒径,提高铂的分散性。当载体中氮化物的含量为5%,钛硅的摩尔比为1:2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及稳定性。按照最优条件制备的60 wt%Pt/TiSi2NxOy-NC催化剂,其半波电位比商业Pt/C高21 m V,质量活性比商业Pt/C催化剂提升了77%。尤其重要的是:60 wt%Pt/TiSi2NxOy-NC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经过20000圈加速老化测试后,其半波电位仅下降13 m V,老化后的催化剂的质量活性可达商业Pt/C催化剂(相同条件下老化)的2.92倍。XPS表征结果揭示:对载体进行硅钛氮氧化物的修饰,制得的催化剂的Pt(0)所占百分比较商业Pt/C催化剂提高了9.3%,这可能是催化剂稳定性/耐久性增强的重要原因。(3)在催化剂中添加少量的铱和钌,研究了催化剂的抗反极性能。考察了抗反极组分的含量、铱和钌的比例等对于催化剂抗反极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催化剂中添加少量的铱或钌,对催化剂氧还原活性影响不大。当抗反极组分铱的添加量为3%时,能同时满足铱的添加量较少且氧还原活性较高的要求。用部分钌替代铱,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我们发现Pt50Ir2Ru1/TiSi2NxOy-NC催化剂的氧还原和氧析出的综合性能突出。对Pt50Ir2Ru1/TiSi2NxOy-NC催化剂进行反极测试,发现其反极时间比Pt/TiSi2NxOy-NC催化剂提高了5倍。XPS表征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铱和钌的催化剂的Pt 4f的结合能发生了正移,铂向铱或钌转移了电子,这可能是少量钌铱的添加即可得到良好抗反极性能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W(Mo)Te2具有优异的导电性以及独特的配位结构,在电催化领域具有较高应用潜力。发展基于W(Mo)Te2催化剂的结构调控策略对优化其析氢性能十分重要,利用单片电催化微纳器件能够实现单一结构因素调控下的电催化性能的精准确定,避免常规电催化测试中催化剂多种微结构对性能的干扰,基于此,本文发展等离子体处理/激光辐照等表面处理策略,实现单个W(Mo)Te2纳米片表面原子掺杂以及空位的精准构筑,利用单片电
基于日志结构合并树(Log-Structured Merge-tree,LSM-tree)的键值(Key-Value,KV)存储凭借优异的写性能优势广泛应用在写密集型应用场景中。随着NAND闪存技术向更高存储密度的方向发展,NAND闪存的操作单元越来越大,基于NAND闪存的固态盘(Solid State Drive,SSD)容量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更大容量的SSD需要更大的LSM-tree来管理: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作为目前承载了全球互联网约70%流量的网络存储架构,在加速网络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CDN的核心组件,CDN缓存被广泛研究以提高CDN服务质量。然而,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极速发展,CDN业务不断增长、类型逐渐多样,使得在现有CDN多层缓存架构下,复杂多变的CDN负载为CDN缓存优化带来了挑战。因此,深入分析不同层级、不同业务的
随着智能应用的广泛使用(如增强现实、自动驾驶、目标跟踪等),越来越多的计算密集型任务对移动设备计算能力和任务处理延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边缘计算通过将任务卸载到距离终端较近的边缘云上,克服了移动设备计算能力不足的缺点,同时有助于节约设备的能耗。由于边缘云资源是有限的,如何选择计算任务的卸载位置以及为每个任务分配多少计算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分别构建单小区单服务器和多小区多服务器
网络功能虚拟化是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将传统上运行在专用设备上的网络服务虚拟化为一组有序的虚拟化网络功能(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VNF),并运行在通用设备上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且有效降低了服务部署和管理的成本。与此同时,在云计算等平台上托管VNF来提供服务已经成为了服务提供商的普遍选择,而考虑到云计算的成本差异性,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出发,编排
由于分析大规模动态图的重要性,许多时序迭代图处理(Timing iterative Graph Processing,简称TGP)作业通常需要被生成来处理动态图的相应快照,以获取不同时间点的图处理结果。为了提高动态图处理性能,期望在大规模动态图上并发运行多个TGP作业。尽管最近已经开发了许多基于GPU的图处理系统,但将它们应用到大规模动态图上并发运行多个TGP作业时,作业之间会相互干扰并造成昂贵的
随着物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的兴起,工业通信领域正在发生着巨变。传统的工业总线技术逐渐失去青睐,而基于通用以太网技术演进的实时以太网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如今,实时以太网已经成为工业通信领域的事实标准,其中,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TSN)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时间敏感网络将具有确定的延迟和抖动的传输任务表示为时间敏感数据流,为交换式以太网提供确定性服务质量的实时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企业、学校、政府机关等各类机构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每年都在大量增加。为了提高运维效率,越来越多的机构选择了桌面云的解决方案。当前主流的桌面云架构为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和IDV(Intelligent Desktop Virtualization),两种架构各有优劣。VDI架构的特点是“集中存储,集中管理,集中运算”,
近年来,我国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不断增长,数据中心能耗急剧增长。数据中心机房的气流组织直接影响了机房热环境性能和空调系统能耗。有序推动数据中心开展节能与绿色化改造工程,探讨机房气流组织管理与节能优化方法,是提升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和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旨在探索数据中心机房内气流组织优化方法,为风柜节能调控、空调系统节能潜力测算以及机房节能改造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以华南地区某上送风
虚拟机放置通过合理放置虚拟机提高物理机的资源利用率,将利用率低的物理机中的虚拟机放置到其他物理机上,并将其关闭来降低功耗。为简单起见,虚拟机放置问题最初是在虚拟机彼此独立的假设下建模的。但是,在许多复杂的计算任务中,所需的计算资源远远超出了单个物理机的承载能力。比如在科学工作流中,往往需要多个虚拟机各自计算并彼此通信,共同完成巨额的计算任务。然而,在现有工作中,鲜有研究考虑在执行科学工作流期间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