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工部局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浪屿四十二年的租界历程形成了其特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租界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由英美时期的鼓浪屿租界和日本独占时期的鼓浪屿租界两部分组成。租界时期鼓浪屿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各国的工部局为主导来进行,其中也有华人的参政。英美租界时期的工部局对鼓浪屿的管理体现出的是“法治化的管理”、“民主化的管理”、“社区自治”等,客观上让鼓浪屿得到了进步和发展。英美时期的鼓浪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也得到发展。日占时期的工部局与英美时期的工部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它体现出来的是“人治化管理”、“专制化管理”、“社区行政化”。也正是因为日本破坏了英美时期建立起来的有效管理鼓浪屿的机制,导致了日占时期的鼓浪屿一片混乱,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最终以日本的退出告终。回收后的鼓浪屿呈现出令人困惑的局面。社区功能消退,岛上居民生活十分不方便、旅游业也不尽如人意,只能靠不断上涨门票船票价格来维持局面。现今的鼓浪屿困境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本文试图在吸取租界时期鼓浪屿行政管理体制优点的同时结合现今鼓浪屿的实际情况,探讨鼓浪屿行政管理体制的出路。提出鼓浪屿需要重新定位,以及借鉴英美工部局时期的民主化、法治化等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为鼓浪屿走出困境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人文科学中质的研究方法,考察英国的中文社区学校的多语学习环境,重点研究语言编码系统转换现象。研究表明,学习多种语言对孩子的成长有许多积极的影响。父母与教师
在城市生态规划工作中,所有的工作以及理念都要能够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生态城市在实际发展中具有整体、持续、高效、和
基于我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的实践,本文将以国内外相关遗产研究为基础,试图从“利益主体理论”的视角对我国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做出理论诠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遗产地管
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平台的开放与普及,使社交网络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其积极一面固然是主要方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对国家安全、军事安全以及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历经20多年改革,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使用双轨制,但在存量土地变更方面,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仅有几项简单规定,且处置方式粗略、模糊和矛盾,变更制度几乎处于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