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作为我国近几年大力发展的特色经济作物和木本油料树种,在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南油茶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海南油茶开发研究起步较晚,单株产量低、含油率不高、效益低下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海南油茶发展的关键因素。2018-2020年我们对海南省油茶主要产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油茶优树种质资源,为了筛选出优树性状和茶油品质较好的油茶单株,从而有效促进品质升级及提高海南油茶籽油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本论文以在海南推广的油茶品种‘海大4号’为对照,通过对果实性状、经济性状和油脂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对比分析,旨在发现适合海南油茶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为选育高产优质的海南油茶品种提供基础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油茶优树果实性状分析及评价。所选的40个优树及对照的单株果实性状呈现不同差异,所调查的优树及对照的单果重平均值为54.10g,其中QHX-24单果重最大的为99.78g,最小的是WZSFS-3,为26.69g。干出籽率最大的是CMFS-1,为36.21%,最小的是CMFS-6,为10.59%,其平均值为20.55%。出仁率最大的为WZSND-1(59.11%),最小的为CMFS-8(35.79%),其平均值为44.76%。种仁出油率最大的为DAST-3(57.43%),最小的为WZS-2(30.17%),平均值为45.33%。变异系数在11.36%~39.53%之间,其中百粒重和单果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9.53%和22.22%,表明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和丰富的遗传变异能力。根据对海南油茶优树果实性状各项指标及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筛选出果实性状表现较好的10个优株分别为:QHX-24、CMFS-8、WZSND-2、DAST-1、、DAST-2、QHX-23、DAST-3、TCTZ-4、WZS-1和WZSFS-3,而对照品种‘海大4号’果实性状则表现一般。2、海南油茶优树油脂品质分析及评价。所选的40个优树及对照的海南油茶油脂品质存在不同差异,变异系数在4.75%~67.05%之间。其他含量(67.05%)和亚油酸(37.61%)变异系数较大,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8%以上。40个优株和对照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在70.16%~86.21%,平均值为80.82%,变异系数4.75%,其中油酸含量最高的为DAST-5(86.21%),最低的为QHX-24(70.16%),说明油酸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亚油酸的含量在2.18%~13.22%之间,平均值为5.67%,变异系数为42.39%,表明不同产区茶油的亚油酸含量变化程度明显。根据对海南油茶优树油脂品质及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筛选出茶油品质表现较好的10个优株分别为:DAST-1、DAST-3、DAST-5、CMFS-2,CMFS-4、QHX-23,QHSK-5、WZS-1、WZSND-2和TCTZ-6,对照品种‘海大4号’茶油品质略低于所调查的优异单株。3、海南油茶优树生物学特性分析及评价。所选的40个优树及对照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不同差异,本研究针对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优树生长特性、病虫害情况和开花情况等。其中生长特性表现较好的优株为DAST-1、TCTZ-4和TCTZ-5;花芽生长情况表现良好的优株为DAST-1、DAJC-1、WZSHS-1和TCTZ-4;所调查的优株基本无病虫害情况,生长较好的优株为WZSND-1和TCTZ-1。40个优株和对照的生物学特性均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差异性综合分析各地优树生物学特性表明,海南五指山地区油茶优树生物学特性较其他地区有明显优势。根据对海南油茶优树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筛选出生物学特性表现较好的10个优株分别为:DAST-1、DAJC-2、CMFS-4、QHSK-4、WZSHS-2、WZSFS-4、TCTZ-1、TCTZ-3、TCTZ-4、TCTZ-6;对照品种‘海大4号’的生物学特性表现略次于所调查的优异单株。4、海南油茶优树的综合分析及评价。从果实性状、生物学特性、油脂品质3个方面对海南油茶40个优良单株及对照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评价,筛选出海南不同地区的油茶优异单株综合表现突出的10个单株依次是:QHX-23(18),QHSK-4(16)、TCTZ-1(33)、DAST-1(1)、WZS-1(22)、DAJC-2(7)、CMFS-6(11)、QHSK-2(14)、TCTZ-4(36)、WZSFS-1(28),对照品种的排名为23。所筛选的10个优异单株可作为海南油茶育种的候选材料,从而为提高海南油茶经济效益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