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风景,找不到房间”——女性主义视阈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ttuu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关注的是不同文化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透过这些关系所折射出来的冲突与隔阂。在其所著的六部长篇小说中,《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可谓是其中基调最明快的一部。书中女主人公露西对爱情和真我的追求令人津津乐道。小说结尾,在冲破一连串的羁绊之后,露西和乔治回到他们当初相遇的意大利,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童话般美好的结尾无疑体现了作者对迂腐与虚伪的英国中产阶级社会的抨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景与期望。但是看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看到“风景”容易,找到“房间”难。
  本文不仅仅局限于女主人公露西的个人成长,而是以露西、夏绿蒂、拉维希和霍尼彻奇太太四位女性为代表,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通过细读研究文本的方式,重点探讨男权社会里看到风景的女性如何为找到房间而困惑和迷茫。书中露西被看作艺术品,夏绿蒂是隐形的反抗者,拉维希是女权主义的代表,霍尼彻奇太太则是典型的传统女性。本文通过对四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想要遵从内心又无法逃离现实生活的细致分析,再现了父权制社会中想要追求自身价值的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本文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女性被定义为他者的角度探讨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生活。在男性主导的社会环境中,女性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毫无自由可言。她们像生活在一间没有风景的房间里一样,盲目的追随着社会强加给她们的种种束缚,并以此为荣。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女性受到外界的启蒙,开始反抗男权和追求真我的过程。意大利自由的文化氛围给封闭的英国女性打开了一扇通向自由的窗户。她们在看到窗外美好的风景之后毅然选择走向自由。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女性在追求真我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男权意识形态和社会阶层的划分使女性看不清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女性身份的局限性以及她们惯于自我欺骗的心理状态阻挠着她们前进的脚步。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福斯特笔下这四位女性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文希望通过对书中人物的分析,对当今尚未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中的男性有所警示,女性有所启示。希望女性看得到风景也找得到房间,两性能够和谐相处。
其他文献
“城与人”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的这一百年间,我们遭受了许多的曲折坎坷,也深刻地影响着城与人。这种影响使得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带来希望和创伤。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百年历史为跨度,呈现出百年沧桑中的城和人。《人面桃花》讲诉清末民初陆秀米等对革命的迷茫探索;《山河入梦》书写社会主义时期谭功达等人的社会主义实践;《春尽江南》叙述当下社会的精神建设。从江南乡村到转型中的乡镇到最后现代化的城市,陆秀米到谭端午,这些人的内心理想也在逐步变化。
  格非的“江
《广东文选》是屈大均编纂的一部地方性的通代总集,选录自汉代到明末清初广东籍的224位作家的1200多篇诗文作品。对于屈大均编纂《广东文选》之研究,学界现有成果不多,专门性的、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就更为少见。总集是我国古代文献的一重要门类,无论其收录范围是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明代以前都已十分成熟,屈大均《广东文选》的编纂,实际上是前人相关工作的继续。作为明遗民,屈大均对于传承和保存广东地方文化、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都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其著作等身,不少撰述又与广东地方直接相关。《广东文选》编纂完
在数字时代,网络已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进而衍生出了人民日报客户端、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众多广受民众喜爱的网络新闻媒体。然而,近些年,为个人利益而违背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的新闻报道现象层出不穷。这些消极的网络新闻报道现象,极容易导致受众对网络新闻媒体产生一些负面猜疑,降低受众对网络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从而危害网络新闻媒体的持续发展。数字时代网络新闻媒体存在着诸多信任问题,怎样完善目前的网络新闻媒
媒介技术的发展变革对人类传播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从早期人类口语传播至今,以电视、电影、电脑为代表的视觉传播媒介技术快速发展,而听觉传播相对应的媒介技术却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导致听觉传播在人类文明史中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伴随着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具备的联网和储存功能为传统电台的重构和移动音频的新生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数字技术的移动音频平台第一次构建了真正意义上集实时传播和声音存储为一体的
2006年,美国社交平台Facebook首先创造并上线了新型广告形式——信息流广告,并借由这种广告形式收获了令人惊艳的广告效果和商业收入。2015年,继新浪微博等中国媒体率先试水信息流广告形式后,微信在朋友圈中投放首批信息流广告,不仅引起了巨大关注,而且成为了经典的营销事件。尽管如今信息流广告已经成为业界的重要的收入增长引擎,但是无论是在实际运用还是在理论研究领域内,微信信息流广告效果仍然有很大的
我国网络游戏自20世纪末起步以来,尽管在产业经济方面取得亮眼成果,却始终饱受社会争议,商业价值与社会口碑之间的巨大反差,成为我国网络游戏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在当前媒介泛化的趋势下,媒体已成为塑造和传播客观事物形象的重要渠道,媒体报道在影响受众认知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以往研究已经发现网络游戏报道中存在污名化现象,那么随着网络游戏被提升到互联网产业经济新引擎和民族文化新载体的地位,网络游戏
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以新的视角对教育融合出版的现有实践进行梳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路径,并为教育融合出版提供支撑参考,具有重要意义。场景往往用来描述人和环境的关系。移动传播时代和物联网时代,其价值更加凸显。在教育融合出版的实践中,出版机构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场景的视角出发设计产品、创新服务、搭建盈利模式,但一直缺少体系化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教育出版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场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非裔美国文学异军突起,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学之一。爱丽丝·沃克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深切关注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与创伤历史。童年时,爱丽丝·沃克的右眼被哥哥用玩具枪恶意射伤致使暂时失明,因未得到及时治疗留下永久的疤痕;后又不幸失身怀孕,曾企图自杀,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做了流产。因此沃克遭受过严重的创伤。她又从父母身上,看到了白人对黑人的经济剥削和精神压迫。沃克深切感受到黑人所遭受的父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创伤。因此,她从个人与家庭经历出发,以创伤书写展现黑人群体的创伤,试图为黑人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