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发展主要基本理论问题的分析,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对世界、中国和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考察比较,总结出一些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并结合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了制约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进一步探索了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措施.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城市和城市化涵义的界定,城市化有关理论的阐释.从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考察,揭示了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经济根源与动力.城市化在经济空间结构上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农村人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移、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要求改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无论是其经济过程还是社会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当制度与城市化的发展相适应时,就能够促进维护城市化规范有序地进行,反之则会阻碍制约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是中国西部地区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章:作为世界城市化以及中国城市化的一部分,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与前两者存在相似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有着自身的不同之处.通过世界、中国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比较,结合城市化的基础理论,总结出一些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并根据中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对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启示.第三章:中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经历了与全国大致相同的制度变迁和政策起伏,同时,国家在工业化模式、产业设置、国防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等方面对西部地区采取过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政策措施,因此,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与全国相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在对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制度安排、产业结构、资金、开放程度、区位因素、基础设施以及科教水平等方面探讨了制约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为进一步探索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措施作出铺垫.第四章:制度创新,为合理有序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提供制度保障;构建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带,发挥城市经济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推动作用;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为区域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完善西部地区城市等级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分割的局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走有西部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