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亟待解决的节水补灌问题,立足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卫市香山乡红圈子村试验与示范基地,采用试坑和桶栽试验方法,以局部灌溉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数学等作为研究手段,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西瓜的水分生产函数和最优土壤水分下限指标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将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⑴在新压砂地、同一肥力、同一初始含水率、同一品种条件下,采用试坑和桶栽两种试验方法,对压砂地西瓜不同生育时期有限补水与产量的关系-水分生产函数进行了土壤水分亏缺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在六个生育阶段中均灌水处理的作物需水量为20.2617m3/亩,缺最后一个阶段一水、缺最后二水、缺最后三水、缺最后四水、缺最后五水比六个生育阶段全灌水处理1分别减产1.3%、7%、32%、44%、57%。灌前三水至五水时,各处理压砂瓜产量比处理1减产不超过7%,灌前一水至三水时,各处理压砂瓜产量比处理1减产超过32%。通过试验建立了压砂地西瓜水分生产函数的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但从压砂地西瓜的水分生理特性以及灌溉的实践经验看,Jensen模型比Blank模型较适宜于当地压砂瓜实际情况,jensen模型为:Ya/Ya=(ETa(1)/ETm(1))0.3236*(ETa(2)/ETm(2))0.1680*(ETa(3)/ETm(3))0.0813*(ETa(4)/ETm(4))0.1067*(ETa(5)/ETm(5))0.0231*(ETa(6)/ETm(6))0.0010⑼由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敏感指数看出,西瓜各阶段对水分敏感程度为:苗期→伸蔓期→膨大初期→开花坐果→膨大中期→膨大后期。
⑵在新压砂地、同一肥力、同一初始含水率、同一品种条件下,采用试坑和桶栽两种试验方法,对压砂地西瓜节水补灌土壤水分下限指标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压砂瓜各生育阶段适宜水分下限指标(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数)为苗期40%、伸蔓期40%、开花结果期50%、膨大初期50%、膨大中期50%、膨大后期50%。⑼其研究成果不仅对压砂瓜水肥高效利用和节水补灌以及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而且对干旱地区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制约、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