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h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吸入变应原的种类及分布特征。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治疗、预防及流行病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对门诊疑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吸入变应原检测。收集340例样本,对皮肤点刺试验结果阳性的患者按其民族、年龄、性别分组,比较各组间患者对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结果:3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点刺试验总阳性率为94.7%,以蒿属最高(66.2%),其后依次为藜(51.2%),杨属(42.6%),榆科(40.9%),柳(33.8%),梯牧草(27.6%),粉尘螨(21.2%),屋尘螨(17.9%),豚草(15.9%),狗毛(11.2%),猫毛(10.9%),蟑螂(8.5%),交链孢菌属(5.6%),白色念珠菌(3.5%)。其中,少数民族组中对杨属、柳、梯牧草及交链孢菌属四种变应原的敏感程度均高于汉族组(P<0.05);不同年龄段间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076,P<0.01);不同性别之间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蒿属、藜、杨属、榆科为乌鲁木齐地区最主要的变应原;少数民族与汉族患者在变应原敏感度上有差异;吸入性变应原的阳性率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明确变应原后可为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并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绘画是孩子们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孩子只有在“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然后借由书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就像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孩子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  关键词:兴趣;创造力;发现美  职业生涯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其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
目的:通过比较同期进入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在同时应用低钙透析液的情况下,比对两组患者体内血钙(Ca)、血磷(P)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