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于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外两个维度目标。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相互独立的非智力因素来研究,实际上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我国新一轮的课改将三者组成的整体作为三维教育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本文所研究的“态度教育目标”(也有人称之为“情感教育目标”或“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总之都是为了缩短研究课题的题目)。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极为隐性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态度教育目标首先通过教学大纲传达给教师,它规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在心理和思想方面所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本课题从态度教育目标的研究历史、现状及理论基础、内涵、新教材中的态度教育目标因素的挖掘、具体实施建议及评价几个方面来研究,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对态度教育目标的研究历史、现状及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对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态度目标的内容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对人教版的《化学1》和《化学2》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素进行了挖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第五部分列举了三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作了简单的介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中心内容。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我们清楚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源之流;通过对其内涵的研究,使我们对这一教育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新课程教材中态度目标要素的挖掘,使我们在将来的教学或研究中能够更好的把握教材;态度教育目标达成的具体建议的提出,使我们明确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教师自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目前,全国已有十个省在用实验教材,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达成有一些感受和实施建议,但是很少、也很浅,所以该课题的研究具有前瞻性;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的,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很差,从而使得该课题的研究又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期望这些研究能对化学教师们的教学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