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育人的场域。在此场域中,课程是大学文化选择、传播的中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件。大学课程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实现,而且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一流的大学都离不开一流的课程体系。为此,高等教育要实现长远的、健康的发展。课程研究必是破局之道。事实上,我国大学课程研究已经画满40个年轮,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的是,与我国大学实践发展的速度与程度相比较,大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尤其是大学课程理体系的构建,国内的研究更显薄弱。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场域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课程分层分类理论为基础,以“域课”为视点,以民族院校为对象,尝试建构关于大学域课的理论和方法。本文拟围绕“域课”的构成、内容、意义、构建原则、构建规律、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并希望通过广西民族大学域课的调查分析,了解域课在民族院校发生、发展的现状与规律,为民族院校“域课”的构建及开发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内容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且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对“域课”研究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地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类。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第三部分是论述民族院校域课构建的意义,主要分为一般意义与特殊意义两部分。具体从大学课程理论发展的需要、大学课程管理的需要、大学特我发展的需要、大学文化发展的需要、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多维立体体系构建的需要等六个方面展开。第四部分初步分析域课的构成,从时间构成因素、空间构成因素、内容构成因素、品性构成因素展开研究。第五部分是对域课的构建基本原理展开阐析,构建的价值取向、构建规律、构建原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六部分是对广西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分析及进行域课现状调查。调查是围绕时间、空间、内容、品性四个维度展开。第七部分是对广西民族大学域课构建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及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应对方略。主要是涉及广西大学课程开发现状,并在综合考虑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域课调查结果的情况下。对广相民族大学的域课构建提出相应的策略。第八部分是笔者对本次研究的一个总结,主要谈及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