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类高校民航技术研发中心功能组织设计研究 ——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民航技术研发中心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类高校民航技术研发中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研发建筑,其建设数量少且缺乏相关的专业研究。本文以民航技术研发中心的功能组织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民航技术研发中心这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平面与空间组织的设计方法。论文首先对航空类高校民航技术研发中心进行了概念解析,梳理其发展的起源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度。随后,通过对建筑和使用主体的调研,分析现有建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使用人群的需求,进一步确立理论研究的对象与框架。接着,文章以功能组织为核心逐一从平面组织和空间组织两个角度,就功能分区、功能配比、平面布局、空间单元、空间组合和结构与界面六个层面展开研究,以实际案例结合理论分析的方式,得出民航技术研发中心在平面与空间组织方面的设计原则,并归纳出相应的操作手法。论文最后,笔者以中飞院天府校区民航技术研发中心为例,讨论了相关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论证了前文理论研究成果在实际项目中的可行性。本文以笔者的工程实践为出发点,通过文献整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对航空类高校民航技术研发中心的功能组织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同类型建筑的平面与空间组织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框架。全文正文约59653字,图表130幅。
其他文献
小型核动力装置可以通过交通工具运输,为偏远地区或者海岛提供现实的、经济可行的能源保障;也可以作为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备用电源,为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提供电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APROS平台建立移动式核动力转换装置仿真模型对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了蒸发器破裂、凝汽器真空破坏和循环冷却水阀门卡涩对系统的影响。基于APROS火电版中基本换热单元构建了核动力转换装置直流蒸发器仿真模
推进水产养殖废水净化处理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基于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提出的“高效菌藻共生单元-水生动物滤食单元-水耕蔬菜滤床单元”生物生态耦合处理工艺,通过对水产养殖废水的逐级净化、资源回用,可基本实现养殖废水的“零排放”。本研究重点考察了该工艺前两个单元菌藻-滤食动物生物链中氮磷形态的转化规律,提出优化的生物筛选与匹配,以期实现营养盐的高效转化及生物利用。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室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加强了对铁路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建设,铁路客站也从承担单一的铁路交通运输功能,发展为各类交通换乘功能集聚的交通枢纽站,再到如今需要承担部分城市功能的铁路客站综合体,铁路客站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与此同时,铁路客站属于交通类建筑,流线设计是此类建筑设计的核心,车站内部的功能逐渐复合化,再加上大量旅客不同的流线需求,必然使交通流线的组织问题变得更加的复杂和棘手。本文在
我国火电机组主要通过定期扰动试验的方式,进行模拟量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评估。在当前火电机组参与灵活调峰的背景下,要求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采用定期扰动试验方式已无法满足控制系统性能评估的要求,此时开展基于在线运行数据的全量控制回路性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660MW燃煤机组的模拟量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控制性能评估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于确定性指标,提出了基础评估指
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是为了满足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及复杂应用场景需求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低频段的无线频谱资源已相当拥挤,而毫米波频段拥有丰富的可供使用的频谱资源,可以用于满足5G移动通信发展对高传输速率的需求,毫米波移动通信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研制了Q波段高速宽带收发射频模块,采用超外差结构,其工作射频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飞速发展,但是水产养殖业总体仍是粗放型养殖,放清塘换水期间,将大量富含氮磷的养殖废水一次性排入周围水环境,给周围水环境带来冲击性的污染。课题组承担的“水产养殖业废水净化及回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国家水专项子课题提出了“养殖废水-菌藻共生单元-水生动物单元-潜流人工湿地-养殖新水”的新型水产养殖水循环利用模式,以实现养殖废水的零排放。菌藻共生单元负责将养殖水中溶解性氮、磷转化为
工业建筑中存在大量的余热废热,其中温度较低的低品位余热不仅总量大,利用难度也较高。通过热驱动的制冷除湿技术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低品位余热利用的一大方向。但是,当热源温度较低时(<80℃),这些制冷和除湿技术的能效表现并不理想(COP<0.7),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为了改善这个问题,通过溶液除湿系统和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有机耦合,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吸收式制冷除湿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与常规系统相比,低位热源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非侵入性等优点,适用于痕量气体检测和燃烧过程诊断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在大气环境污染气体监测、燃煤锅炉以及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诊断中。但是,在航空发动机、燃煤电厂等复杂环境下进行气体参数检测时,由于环境中强振动、强湍流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得到
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电站设备和系统的健康状态是影响电厂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电站设备的性能劣化评估对于指导预测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站信息化系统发展迅速,海量过程数据得以储存和利用,本文利用热工过程运行数据,通过数据驱动模型挖掘设备的特性变化,对电站设备的性能劣化过程进行追踪和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建立了热工过程特性模型,针对单一模型存在的过拟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
随着毫米波太赫兹频谱资源的不断开发,传统传输线在高频段的应用由于损耗大、加工困难、功率容量小等缺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准光技术利用高斯波束在自由空间的无损耗传播,克服了传统传输线在高频段存在的诸多缺陷,在毫米波太赫兹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准光技术,进行了空间波束功率合成和超高温复介电常数测量两个方向的研究。在短毫米波亚毫米波频段,单个固态器件产生的功率输出往往无法满足雷达通信、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