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及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石墨负极材料很难满足现代对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氧化锡、氧化硅锂电负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本论文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SnO2、SnO2/GNS、SnO2/CNTs及SnO2/R-GO/CNTs,采用气相法制备CNTs和SnO2/CNTs。 以NaBH4为还原剂,SnCl4为锡源,溶液还原法制备R-SnO2、SnO2/R-GO及SnO2/R-GO/CNTs。锂电性能显示,电流密度为50 mA/g时,可逆容量分别为461 mAh/g、574.3 mAh/g、494.4 mAh/g,SnO2/R-GO和SnO2/R-GO/CNTs的锂电性能相对于R-SnO2都有一定的提高。 采用层层复合法制备得到微观结构均匀的SnO2/GNS、SnO2/CNTs复合材料。测试结果显示电流密度为50 mA/g时,可逆放电容量为491.3 mAh/g、501.9 mAh/g,对比可知复合材料的锂电性能优于R-SnO2。 采用化学气相热解原位制备得到SiO2/CNTs复合材料并研究其锂电性能。SiO2/CNTs微观形貌为混合型和包裹型。锂电性能测试显示,电流密度为50 mA/g时,可逆容量为575.4 mAh/g。此外考察了注入点温度和注入方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注入点温度升高为400℃时,产物趋向于分区。管首管尾双向注入时,产物为SiO2/CNTs同轴纤维。 以甲醇为添加剂,在氩气和无载气条件下均连续制备得到碳纳米管膜。碳纳米管直径约为3-5 nm,细直碳纳米管互相交错形成网状,在交错的“节”处堆积有少量竹节状碳纳米管。 此外,以柠檬酸为络合剂溶液法制备得SnO2,并测试其锂电性能;以NaOH为矿化剂,水热法制备SnO2,同时考察了不同分子质量(1000、2000、4000)的聚乙二醇(PEG)对生成SnO2形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