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修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tangd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骨架修饰的富勒烯的研究概况,然后针对本人博士期间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描述与讨论,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  1.受BBr3脱芳甲醚甲基的启发,发展了一条采用BBr3有效的脱除富勒烯上过氧基团的方法,在温和条件下高效的脱除富勒烯上的过氧基团而保持富勒烯本身的骨架结构。对该类型的反应进行了机理及普适性研究,并针对富勒烯的特殊性质采取了不同反应条件、不同的后处理方法等。  2.合成了具有内酯结构的氧杂富勒烯衍生物的前体C60O3,并对其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在MALDI-TOF气相条件下检测到氧杂富勒烯衍生物的m/z信号峰。对合成C60O3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衍生化产物的X-ray单晶衍射结构证实了关键化合物C60O3结构的正确性。另外,还对未脱除过氧基团的C60O3(OOtBu)4的反应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芳胺及Lewis酸的条件下可以一步合成开孔较大的内包水的富勒烯衍生物。  3.合成了具有内酯结构的双氧杂富勒烯的前体C60O4和C59O3,通过衍生化并培养单晶的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在C59O3的合成过程中通过MALDI-TOF测试检测到了双氧杂富勒烯的m/z信号峰,并发现在强酸性条件下合成的二聚体更容易生成双氧杂富勒烯。另外,通过对C60O4和C59O3的衍生化发现内酯可以与芳胺及醇等亲核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胺解、醇解产物。除了C60O4和C59O3外,本论文还对未脱除过氧基团的C60O4(OOtBu)4和C59O3(OH)2(OOtBu)2的反应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氧化剂的条件下分别得到了新型化合物C59O3(OOtBu)4和C59O4(OH)2(OOtBu)2,大大提高了C59O3的产率。
其他文献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861年5月17日,英国人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把自己关于色彩视觉的发现呈送给伦敦的皇家学院。这一发现是源自
该论文在该室多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自由基化学中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和讨论σ·参数和双参数相关分析在自由基加反应和波谱性能两个方面的具体应用,并总结出相关结
贵金属纳米结构的液相控制合成为研究其结构、组成依赖的催化性质和开发高效催化剂提供了材料和方法支持,是目前材料科学、胶体化学、异相催化、环境化学及电化学等领域研究的
该文设计了三种新型程序涂渍气相色谱柱:余弦函数程序柱,等差线性程序柱和高分子多孔微球(GDX)粒度程序柱;对应三种新型程序结构,制备了SE-30、DEGS余弦程序柱,SE-30及DEGS的
该论文合成了两类以马来酸酐为基础的系列水质稳定剂,并着重对其阻垢性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⒈以十二碳硫醇分子量调节剂,合成了不同分子量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并通
核酸适体是能够以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结合目标分子的功能性单链寡核苷酸片段,适用于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的目标识别。电化学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是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发展的主要
该文采用氢化学吸附及氢吸附-乙烯滴定,乙烯脱附等表面反应和正已烷重整反应等手段,结合工业催化剂(CB-8)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试探采用液相预硫化方法,对合适硫含量、硫
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其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开发利用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由于太阳能具有其储量丰富、清洁无
1.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在欧洲,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在研究直角三角形时获得的成果.但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中已经有了“勾广三,股修四,征隅五”及“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的记载.再追溯到我国周朝初期(约公元前11世纪),这一定理早已被我国古代数学家所掌握了.而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定理的证明在公元前5世纪也失传了,后来的证明出自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