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至模型大鼠发生肝硬化,探讨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在肝硬化发生时异常黑胆质证、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和二乙基亚硝胺(DEN)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根据维吾尔医学理论采用多因素复合作用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后,用DEN诱发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至模型大鼠发生肝硬化。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blot)对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动子3(STAT3)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等内分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肝脏的损伤性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更加严重且发展速度更快。(2)分析RT-PCR产物的琼脂糖电泳图谱可见DEN诱发至第11周时,正常对照组STAT3和β肌动蛋白(β-actin)RT-PCR产物条带强度比值的平均值为(0.69±0.16),与其相比,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0.81±0.13)STAT3mRNA的表达增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DEN诱发至第15周时,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0.84±0.05)STAT3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0.68±0.05)比较明显增高(P<0.001),与模型对照组(0.74±0.06)相比也是显著升高的(P<0.01)。(3)Western-blot可观察到DEN诱发至第11周时,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STAT3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增高。(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1β,P<0.01;IL-6、TNF-α,P<0.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血清ACTH和CORT水平都是升高的,都具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血清ACT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症模型中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快于模型对照组。异常黑胆质证可能通过对STAT3等基因的影响,促进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症模型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发生肝硬化时其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在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症模型肝脏病变的发生过程中,DEN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异常黑胆质证起了促进作用,并且异常黑胆质证、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和DEN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