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将面临更加复杂多样的来自社会、家庭、生活、学习、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正处在由青春期过渡到成年的成长阶段,思想情感、行为能力等各方面都还没有真正成熟。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还不完全具备妥善释放负面情绪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马加爵杀伤舍友案件,到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宿舍饮水机下毒事件,人际交往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等引发的自杀与他杀事件,时刻提醒着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导向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教育中内容单调,方法陈旧,形式老套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时效性。为了更好创新和发展我国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的新世纪建设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各自理论基础上相互有机融合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没有显著区别,心理来自于思想,可以把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来处理,对心理活动赋予了政治的元素;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过去式,不再适用于新世纪大学生的教育,应当使用较为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深入分析两者的学科理论和实践要求。本文就重在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以及两者相互结合共谋发展的教育前景。本论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对两者进行区别和联系的研究;第三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济南大学生为例,调查了学生的部分心理压力和思想动态,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干预研究;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课上和课下的结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