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多糖的提取及其在含纳米银抗菌膜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eng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草是使用最广泛的中药材之一,约有60%的传统中药处方中含有甘草。甘草多糖(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 GP)是甘草中主要的活性大分子之一。甘草多糖由于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关于甘草多糖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本论文从甘草多糖的提取开始,研究了提取条件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不同方法对提取的甘草多糖进行分级,并将提取的甘草多糖应用于稳定还原纳米银的研究。首先采取单因素实验法分别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的影响。其中,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于提取率影响最大。对提取的甘草多糖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提取多糖具有多糖典型的红外和紫外吸收特征,总糖含量为74.70%,数均分子量为57758,重均分子量为100956,提取多糖并非单一组分,且分子量呈现多分散性。对提取的甘草多糖进行分级,分别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季铵盐沉淀法对以及二者结合法。季铵盐沉淀法和乙醇沉淀分级法均能够一定程度上对甘草多糖进行分级纯化,在分级过程中季铵盐络合和乙醇沉淀都不可避免有共沉淀的发生,因此单一方法不能获得单一组分;将二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得到一种单一的酸性多糖成分。最后,本文通过一种简单、温和、绿色的光化学还原方法成功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并通过紫外、XRD、TEM对制备的纳米银进行表征。银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受反应体系中甘草多糖浓度和硝酸银浓度的影响,当硝酸银浓度与甘草多糖浓度比例较低时,生成的银粒子基本为类球形,当该比例较高时,由于不同晶面的生长速率存在差异,会有多形貌银粒子产生。纳米银的生成与甘草多糖中的羧酸根有密切关系。制备的纳米复合膜中银粒子分散均匀;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吸水率随着银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抗菌性能随着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该复合膜综合了甘草多糖的医药功能和纳米银的抗菌功能,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一定的潜在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会诊模式在对压疮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
由于目前基于Web的高校在线考试仍然存在对硬件资源要求较高,系统运行不稳定,扩展性较弱等问题,提出了将对Spring+Spring MVC+My Batis 3种框架技术作为底层框架设计与开发在
大型梯级水利枢纽的优化调度具有高维性和非线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大型水库由于大库容高水头,优化时还存在大范围寻优而导致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对于不同来流条件下水库优化结
城市的地表不断被建筑物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普通混凝土铺装路面缺乏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造成城市热岛效应、道路积水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由于普通的硬化铺面将城
庆阳坝凉亭街是在盐业经济背景下为迎合商业需要而形成的集贸易、居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其独特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以及室内陈设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土家族地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是一种自然保护的主动战略,是保护区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简要地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措施。
介绍贾晓航副主任医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盆腔炎证属本虚标实,强调"虚"和"瘀",临床上以补气化瘀为治疗原则,用药上注重顺应经期阴阳变化,分期用药,在此基础
期刊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收入分享相对其贡献而言却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合理提高农民工收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