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半导体激光器直接泵浦,光纤激光同带泵浦方案因其泵浦源亮度高、量子亏损小等特点,在实现大功率光纤激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掺镱光纤对短波长激光(1000-1030nm)的吸收系数偏低,是目前限制同带泵浦方案在大功率光纤激光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以1018nm同带泵浦的掺镱光纤放大器为研究对象,对提高短波长激光吸收效率的方案及可行性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掺镱光纤激光及同带泵浦技术方案的研究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提高泵浦光吸收效率的各种方案,并分析了这些方案在大功率同带泵浦系统中的应有的可行性与不足之处。系统研究了放大器各参数对泵浦吸收效率的影响。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泵浦光吸收效率随种子光功率的变化规律;仿真分析了976nm和1018nm双波长泵浦在提高泵浦光吸收效率方面的作用;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了不同泵浦方式下的泵浦光吸收效率;搭建了高功率、高亮度1018nm泵浦光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泵浦光亮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开展了温度对泵浦光吸收效率提升作用的初步研究。以15/130μm掺镱光纤为研究对象,实验探索了光纤弯曲形状影响泵浦光吸收效率的原因;系统研究了在不同弯曲半径下,30/250μm光纤的泵浦光吸收效率变化。分析了光纤背景损耗、高阶模损耗及纤芯模场变化、种子光功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泵浦吸收效率的变化趋势。从理论和仿真角度分析了纤芯模场变化对泵浦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