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研究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haohu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高校基于课程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注重学习课本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素质较差,距离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构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发展,多把尺子量人代替过去“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将是必然趋势。为此各高等院校开始对学生评价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和探索,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评价方法上,部分高校采用“综合成绩=课程加权平均分+平时表现分+奖惩分”的形式,其中平时表现分难以进行量化而形同虚设;在评价主体上,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参与程度不高,主体性缺失;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通常局限于个人经验和所处的环境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主观性太强。鉴于目前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面存在上述问题,本文将对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改进,针对专家权重确定方法的局限性,为降低评价者主观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改进AHP方法(Improved AHP based on Stakeholders’Perspective,IAHP_SP)。本文首先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利用IAHP_SP方法对评价体系进行权重分配;并结合BP神经网络对综合素质测评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最后以安徽某高校2014级学生数据为例,邀请六位评价者对学生综合素质体系进行评价,计算基于IAHP_SP方法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将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分与所得综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将综合素质得分导入高校学生综合素质雷达图中,形成可视化结果。通过实验验证基于IAHP_SP方法构建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权重分配合理,由本文所提模型得到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分,可对有关的教育教学评估应用提供参考,如班级三好学生评选、推优保研、审核性评估和工程认证等工作。
其他文献
分娩是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产科护理也不例外。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是产妇临产前的心
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和不彻底性,一方面他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并且看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或消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批判传统发展观的成果,"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理念.但从理论和实践的实际发展看,对可持续发展及其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反思.
期刊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误吸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吞咽障碍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