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丁酚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干预及抗炎作用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探讨丙丁酚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抗炎作用,进一步研究丙丁酚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2实验方法:将于2010.3~2010.6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90名2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化、单盲、单模拟法分为两组,即:(1)对照组(45人):饮食+运动指导+强化降糖治疗(FPG<6.lmmol/L,HbA1c<6.5%、BP<130/80mmHg)+安慰剂(模拟丙丁酚淀粉片剂早晚餐后各1次口服,每次3片);(2)丙丁酚组(45人):饮食+运动指导+强化降糖治疗(FPG<6.lmmol/L,HbA1c<6.5%、BP<130/80mmHg)+丙丁酚(早晚餐后各1次口服,每次3片);同时征集基本情况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5人。实验参加者年龄在60-70岁之间。两组治疗时间:为11.5~12个月。(1)90名2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在入组第一天时进行全身情况检查(包括: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及眼部情况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检查、直接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根据我们制定眼底体征评分标准,结合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和实验结束时进行眼底评分。并且所有患者均在入组时和实验结束时抽取次日清晨禁食8~10h后的空腹非抗凝静脉血,血样经低温离心20分钟(3000rPm)后分离血清,并且分装密封于-80℃冰箱保存,待测hs-CRP、IL-6、TNF-a、VEGF的吸光度值并计算出相应血清浓度。在整个治疗期间内,所有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每天自己监测血糖、血压,并且记录数值,未达到强化标准者由内分泌科医师负责使之达标;并且每3个月行一次全身情况及眼科检查进行对比(包括: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和间接眼底镜、眼压、眼底照相等)。在治疗期间2组病人中有符合入选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者应给予删除,删除的病例应说明原因,由于病情加重需行视网膜光凝或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做疗效统计分析,其余原因删除者不做疗效统计分析,但所有服用丙丁酚的患者,应有药物不良反应记录,应参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同时,所有2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内分泌科医师负责患者全身情况的随访观察。(2)征集的45名健康自愿者,需行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检查,及抽取次日清晨禁食8~10h后的空腹非抗凝静脉血检测四种细胞因子hs-CRP、IL-6、TNF-a、VEGF的血清浓度。3结果:(1)对照组及丙丁酚组治疗后,FPG、SBP和HbA1C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FPG、SBP和HbA1C水平在整个试验中控制平稳。对照组治疗前后TC、LD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丙丁酚组治疗后TC、LD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丙丁酚组治疗后TC、LDL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丙丁酚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TC和LDL水平。(2)对照组和丙丁酚组治疗前血清hs-CRP,IL-6,TNF-a和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评估结果与四种细胞因子水平成正相关(P<0.05),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丙丁酚治疗后hs-CRP,IL-6,TNF-a和VEG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并且丙丁酚组治疗后hs-CRP,IL-6,TNF-a和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丙丁酚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的hs-CRP,IL-6,TNF-a和VEGF水平。(3)最终随访时,对照组患者视力及眼底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并无明显好转;而丙丁酚组患者视力及眼底情况与治疗前相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丙丁酚可以改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及眼底情况。并且丙丁酚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17.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丙丁酚可以在进行强化降血糖、降血压和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抗炎作用来改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及眼底情况。(4)随访期内丙丁酚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检查均未见出现明显异常,仅有1例患者诉刚服药时有轻度腹泻、胃肠胀气,但未停药,继续服药后此不适症状消失。提示:丙丁酚的疗效安全可靠。4结论:在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平稳的情况下,丙丁酚能够有效地降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TC、LDL、细胞因子(hs-CRP, IL-6, VEGF,TNF-a)水平,改善2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情况、提高视力;提示丙丁酚不但具有较强的调血脂作用,还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丙丁酚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几十年过去了,其魅力丝毫未减,是一部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作品。《寒夜》也是一出好人的悲剧,这也是文本话语摆明的事实,本文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Recombinant adenovirus Containing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gene,AdHIF-1α)对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