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蛋蛋壳品质是蛋鸡生产的重要经济和外观性状,通过营养手段调控蛋壳品质是解决蛋壳破损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蛋壳微观结构为切入点,结合蛋壳形成的动态过程,利用无机和有机两种锰源,深入研究了饲粮锰调控鸡蛋壳品质的作用机制。试验一:饲粮锰源和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超微结构和蛋壳组分的影响。选取1080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的46 wk京红产蛋鸡,随机分成9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预试期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锰32.7 mg/kg);正试期饲喂各处理饲粮,包括基础饲粮(对照组)以及分别添加40、80、120和160 mg/kg的锰,分别来自硫酸锰(MnSO4·H2O)或氨基酸锰(Mn,8.78%)。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无机和有机锰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可提高蛋壳强度和厚度,且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但蛋壳韧性仅在有机锰组提高,且随剂量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无机和有机锰可提高蛋壳有效厚度,降低乳突厚度,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且乳突厚度在有机锰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P<0.05),而乳突宽度仅在有机锰组降低,且随剂量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无机和有机锰均可提高蛋壳中锰含量,随剂量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无机锰仅提高了蛋壳钙化层中GAGs的含量,且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而有机锰提高蛋壳钙化层和基质薄膜中GAGs的含量,随剂量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综上,无机和有机锰均可通过提高蛋壳钙化层GAGs的含量,增加蛋壳有效厚度,降低乳突厚度,从而提高蛋壳厚度和强度;有机锰还可通过提高基质膜中GAGs含量,降低乳突宽度而提高蛋壳韧性。以改善蛋壳品质为判据,推荐正常基础饲粮中锰的添加量分别为110120 mg/kg(无机锰)和8090mg/kg(有机锰)。试验二:饲粮锰调控鸡蛋壳力学特性和超微结构的动态研究,采用无机锰和有机锰的最适添加剂量进行。选取270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的62 wk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单笼单养。预试期2周,正试期12周。预试期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锰25.1 mg/kg);正试期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以及添加120 mg/kg(硫酸锰)和80 mg/kg(氨基酸锰)的锰。结果表明,饲粮添加锰显著提高了蛋壳强度和厚度(P<0.05);蛋壳形成过程中,锰对成核期和钙化起始期的蛋壳膜弹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线性钙化期和钙化末期的蛋壳强度(P<0.05)。饲粮添加锰降低了蛋壳乳突宽度和乳突层的比例,提高了有效厚度的比例(P<0.05);蛋壳形成过程中,饲粮添加锰提高了成核位点和乳突的密度,降低了乳突厚度,提高了有效厚度的比例和蛋壳总厚度(P<0.05)。因此,饲粮锰可动态调控蛋壳强度和超微结构,且乳突层和栅栏层是锰调控蛋壳超微结构的关键部位;由于乳突层是栅栏层形成的基础,且与蛋壳破损力的传递密切相关,乳突层是锰调控蛋壳超微结构的最关键部位。试验三:饲粮锰调控鸡蛋壳乳突形成的作用机制。选取225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的54wk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单笼单养。预试期2周,正试期10周。预试期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锰27.5 mg/kg);正试期饲喂各处理饲粮,包括基础饲粮(对照组)以及添加120 mg/kg(硫酸锰)和80 mg/kg(氨基酸锰)的锰。结果表明,饲粮添加锰显著提高了钙化起始期的乳突密度(P<0.05);增加了血液和蛋壳腺锰的含量(P<0.05),但血液锰含量在无机锰组显著高于有机锰组(P<0.05);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饲粮添加锰可调控蛋壳腺内蛋白的糖基化和聚糖代谢,提高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表达(P<0.05)。因此,饲粮锰可调控蛋壳腺内蛋白的糖基化和聚糖代谢,增加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表达,从而调控乳突的形成,增加乳突密度。综上:饲粮锰可通过调控蛋壳腺内蛋白的糖基化和聚糖代谢,提高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表达,增加蛋壳乳突密度,改善超微结构而提高蛋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