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男护士与女护士职业倦怠、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探讨男、女护士生活质量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医院护理管理者针对男、女护士不同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策略,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提高生活质量,稳定护理队伍,减少护士流失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方法为定量研究和描述性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自济宁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护士,通过整群抽样选择200名男护士,同时按照学历、年龄、工作科室、护龄及婚姻状况等匹配选择200名女护士。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B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个人资料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问卷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来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和标准差描述;通过Cronbach’s a计算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采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差异比较;线性回归分析解释影响因素;简单Pearson回归分析探讨生活质量各维度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1、一般情况分析:研究对象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男护是26.3±2.3岁,女护是26.5±3.1岁;接近一半的护士是学士或以上学历;超过一半的护士工作未发生变化,女护士变动机率要少于男护士(X2=4.475,P=0.034);有超过60%的护士工作年限少于3年;多数护士是未婚;80.0%的男护士和78.3%的女护士没有孩子;95.4%的男护和94.2%的女护是合同制;139(79.0%)男护士一周上一次夜班,152(76.8%)的女护士一周上一次夜班;超过80%的女护自述没有自我实现感;84.1%的男护和90.9%女护感受到高风险;只有1/3的护士回答热爱护理。2、男、女护士职业倦怠、生活质量现状分析:(1)男、女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所有的研究对象中,166例(44.4%)在情感耗竭方面有严重的倦怠感,118例(31.6%)在去人格化方面有严重倦怠感,226例(60.4%)护士在低个人成就感方面有严重倦怠感,男护士在去人格化方面同女护士相比,有更重的倦怠感(Chi-square=10.962, p=.004)。①情感耗竭维度,男、女护士均为中等程度倦怠,男护士的得分为23.14±11.01分,女护士的得分为25.19±9.86分,没有显著性差异(t值=-1.895,P=0.059)。②去人格化维度的均值男、女护士分别为8.38±6.67分和6.25±5.39分,尽管男女护士的倦怠程度都为中等程度倦怠,但女护士的去人格化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男护士(t-value=3.367, P=0.001)。③低个人成就感维度男女护士的均分分别为29.64±10.16分和31.27±8.91分,表明男女护士都感受到低个人成就感方面严重的倦怠感。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值=-1.654,P=0.099);(2)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的得分为依变量,人口学特征为自变量,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男、女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女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多于男护士;(3)男、女护士生活质量的现状:大多数男、女护士认为他们总的生活质量是中等的或好的。同时,超过60%的护士对他们总体健康是中等满意或满意的。男女护士之间,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男护士要高于女护士,分别为81.07±11.71和78.77±12.27分,但男女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①身体健康维度,男护士均分61.74±11.55,女护士57.82±13.13,男护士显著高于女护士(t-value=3.049, P=.002);②心理健康维度,男护士均分59.01±13.87,女护士56.36±14.6,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value=1.819, P=.070);③社会关系维度,男护士均分67.74±14.26,女护士62.32±12.67,男、女护士社会关系维度的均分是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两者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t-value=1.739, P=.083);④环境领域,男护士均分44.41±14.88,女护士45.96±14.27,男、女护士环境领域得分是四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两者之间依然没有统计学差异(t-value=-1.031, P=.303);(4)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为依变量,人口学变量为自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男、女护士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女护士身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环境领域维度及生活质量总评题目的影响因素均多于男护士;社会关系维度的影响因素男护士多于女护士。3、男、女护士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生活质量和职业倦怠双变量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分值与倦怠量表中的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分值、男女护士生活质量总评、四个维度的分值均呈负相关;女护士的低个人成就感与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分值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四个各维度及总评呈显著正相关;但男护士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1.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不高、护士存在较重的职业倦怠、睡眠不足及感受到护理工作高风险;2.男护士与女护士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男、女护士在情感耗竭维度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没有显著差异;在去人格化维度男护士比女护士有更重的倦怠感。3.男护士与女护士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自评状况,男护士的身体健康状况显著高于女护士;4.是否热爱护理是护士职业倦怠和生活质量的共同影响因素;5.护士职业倦怠与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