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恢复之中,实体企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要,政府增大了在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有更高的期望值。在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是否成功取决于师资质量,而“双师型”教师是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部分,是保持了各学校的特色的不可取代的教学力量。本文通过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对该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进行一系列调研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主要六个部分展开分析:  第一部分,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难点、创新点等。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介绍,本章节首先介绍了本文的几个重要概念,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以及“双师型”教师培养。本章节还介绍了管理学中比较经典的人力资本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使对策的提出有一定依据。  第三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调研,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真实状况。  第四部分,本章节重点是通过研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总结各国的特点和经验。  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显现出的弊端,从政府、行业、学院和教师四个维度,从宏观到微观提出相应对策。  第六部分,结语。本文认为,只有打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瓶颈,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开辟一条上升通道,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才能打造职业教育特色,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该研究由WHO西太区办公室资助,目的是评价上海市校园内避孕套可得性项目(避孕套自动售货机)对大学生性相关态度、行为的影响情况,同时了解社会各界对该项目的认识水平及态度.
广东的民办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且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十几年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对广东民办教育的研究,是摆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