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脂血症作为一种“富贵病”,近年来,患病趋势越发明显。高脂血症属于一种脂质代谢紊乱综合症,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S)、心肌梗死、冠心病、脑中风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乌榄果为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果实,具有止血、利水和解毒等功效。近年来,科学家对乌榄果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及抗氧化方面;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乌榄果提取物具有降脂活性,但对其起降脂活性的机理及成分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的高脂模型及离体血管模型对乌榄不同药用部位的降脂及舒张血管的活性进行研究;选择降脂最有效部位进行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以期初步确定降脂活性成分;通过体外降脂试验方法,进一步验证乌榄果降脂活性成分,为乌榄果开发为降脂保肝保健品提供理论支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I.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高脂模型,探讨乌榄提取物的调脂作用。结果表明,乌榄果提取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TC、LDL-C水平(P<0.05或P<0.01);乌榄叶虽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HDL-C(P<0.05)水平,但对降低血清中TC、LDL-C水平不明显,表明乌榄果降脂活性优于叶;乌榄果提取物沉淀部位的降脂活性与乌榄果粗提物相当,表明乌榄果沉淀部位为乌榄果降脂活性部位;II.采用离体血管灌流系统,考察乌榄果不同提取物的舒张血管活性。结果表明,果提取物均具有血管舒张作用,其中舒张血管最优部位为果提取物上清液部位;同时与已报道的乌榄叶最优舒张血管部位比较,发现乌榄叶粗提物经纯化部位的舒张血管活性优于乌榄果提取物上清液部位。(2)I.对乌榄果3个提取部位进行成分分析,发现乌榄果粗提部位(CEF)成分有有机酸、糖及苷、酚类、黄酮、皂苷、蒽醌、强心苷、萜类及油脂等;沉淀部位(PFE)成分有有机酸、酚类、蛋白质及氨基酸、黄酮、皂苷、蒽醌、强心苷、萜类及油脂等;上清液部位(SFE)成分有有机酸、糖及苷、酚类、黄酮及皂苷等;II.建立了多酚、黄酮及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果提取物沉淀部位总黄酮含量最高,达78.83±0.15%(CEF及SFE分别为32.38±1.77%、24.23±1.50%),多酚及皂苷含量分别为9.20±2.31%(CEF及SFE分别为10.36±0.97%、10.09±0.22%)及27.2±0.56%(CEF及SFE分别为22.57±0.95%、4.23±1.44%)。(3)采用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了乌榄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40(g/mL),提取时间为4h,回流提取1次。(4)I.通过油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堆积模型,评价乌榄果总黄酮对肝细胞脂肪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乌榄果具有较好的清除肝细胞脂肪堆积的能力,对脂肪肝有一定的预防效果;II.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考察乌榄果总黄酮对DPPH·、ATBS·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乌榄果总黄酮对DPPH·及ATBS·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8.18±0.71μg/mL和3.88±0.10μg/mL,同时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