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结构以及政策倾斜等一系列的原因,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均衡的状态,近几年的经济危机进一步突显了该问题。如何引导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资本,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发展讨论的重要课题。因此,论文以我国四大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以Wurgler(2000)资本配置效率模型为基础,研究了我国2000年到2010年间的总体资本配置效率变化趋势与各区域的资本配置效率,并分析了影响总体以及各区域资本配置效率的经济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这十一年间的资本配置效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整体资本配置效率与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相差较大,在区域资本配置效率中,东部最高,西部其次,中部第三,东北地区最低;人力资本水平、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与东部资本配置效率正相关,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上升,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本的配置效率上升,而国有化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则会抑制其提高,东北地区的资本流动主要依靠当地国有资本,导致东北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低于其他三个区域。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减少政府干预,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区域则加大政府的基础建设投入;提高外商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加大对管理、技术等资本的引进;在减少国有资本投资比例的同时,对于目前还较依赖国有经济的区域提高国有资本效率;改善投资环境,提高金融机制运作效率,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二三线城市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