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稻田土壤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田间试验于2005-2006年在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局试验基地进行。研究不同土壤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与否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构成、土壤养分状况、土壤水分变化和杂草群落动态的影响,初步明确了水田土壤耕深和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主要结果如下: 1 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耕作深度对水稻各生育期总干重、地上部干重和产量有一定影响,耕深提高可显著增加总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可促进水稻增产,但不显著,而对后茬小麦产量无影响。耕作深度对水稻株高、群体动态变化无明显影响。秸秆还田对水稻和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2 对直播稻根系干物质积累分布的影响 在水稻各期,直播稻根系总量(0-21cm干重)及各层根干重随耕深增加而增加,各期免耕和浅、中、深耕处理之间根系总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a=0.05)。在穗分化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浅耕和深耕之间差异显著。根系的垂直分布上,在穗分化期到成熟期的各生育期,耕作深度对10.5-21cm各土层中的根干重影响较大,为深耕>中耕>浅耕>免耕,各耕作深度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7-14cm土层各耕作深度间根干重变化较为明显。秸秆还田对各层根干重的影响不大。 3 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很大程度降低了施肥24小时后的水稻田面水氮,磷素浓度。施肥后一周左右,TN、TP浓度基本回复到施肥前水平,此时是控制氮素、磷素流失的主要时期。TN、TP浓度随时间衰减规律比较符合指数模型Y=Ae-BX,本研究只是初步结果,在此基础上还可深入研究,确定适宜的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量。 4 对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影响 耕作深度增加能显著降低土壤各层及总坚实度和容重,增加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秸秆还田对1年内土壤的坚实度、容重和孔隙度影响不大。 耕作深度对0-21cm土层有机质总量影响不大,但在0-7cm土层,免耕、浅耕>中耕、深耕,差异性显著,其余各层耕作深度影响不大。秸秆还田对0-21cm有机质总量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0-7cm土层,秸秆还田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干燥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新风胶囊每次1.5 g,每日3次,口
<正>今年的两会上,"互联网+"成为热词。在电视领域,互联网+电视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和认可,互联网电视已经明显冲击到了有线电视的家庭市场。一场客厅争夺战,在所
<正>尘肺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职业病,采用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短时间大容量的灌洗液进入肺内必然引起一定的肺损伤,从而导致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大气、水体等环境质量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居环境受到威胁。在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居住小区是为城市居民
随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强调基础教育要面向21世纪,在理论和实践上倡导和重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强化英语的社会功能,提高运用语言的意识,因此初
马武开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在规范、合理使用抗风湿药物的同时,应重视顾护后天之本脾胃。从调理脾胃运化功能着手,扶正祛邪、辨证施治兼顾,能够减轻抗风湿药物的毒副
通过文献复习发现,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燥毒"胶固,是导致干燥综合征的重要病机,清热解毒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关键之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自然资源枯竭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关系到人们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人力资源的关注度日益增长,特别是当众多企业日渐重视并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之后,企业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培训的花费究竟是多少、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