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是排名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肿瘤引起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黏蛋白家族(mucin,MUC)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通过研究黏蛋白2(mucin2,MUC2)在结肠正常组织、结肠良性腺瘤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UC2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联,旨在发现结肠癌诊治的关键靶点。方法:随机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121例,在此范围内随机选取结肠正常组织15例,结肠良性腺瘤组织41例,术前各患者未接受任何肿瘤方面的治疗,如化疗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UC2在结肠正常组织、结肠良性腺瘤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收集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UC2在结肠正常组织、结肠良性腺瘤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73.17%(30/41)和46.28%(56/121)。(2)结肠癌患者中MUC2阳性表达率高的患者与表达率低的患者在结肠癌组织分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相比,MUC2阳性表达率低的患者淋巴结转移(p<0.05)和肿瘤分期(p<0.05)情况较差。(3)本研究未发现MUC2的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淋巴管侵袭、血管侵袭和性别有明确关联。结论:(1)MUC2在结肠正常组织、结肠良性腺瘤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现下调趋势,提示MUC2的表达情况在预测结肠恶性肿瘤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2)MUC2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特性相关。MUC2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更倾向于具有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不佳的特点。(3)关于MUC2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管侵袭、血管侵袭和性别的关联未明确,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4)总之,MUC2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等过程。检测MUC2的表达情况对于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