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师质量”成为备受关注的“明星词汇”,世界各国为提升本国的教师质量,开展研究、制定政策、发起项目,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新西兰从教师教育、政策制度、资金支持、专业标准和资格认证等方面开展改革,建立了较完善的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本文首先运用历史法分析总结了新西兰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历史演进概况;其次,运用了文献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介绍了新西兰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现状,并总结了其运行成效及特点;最后,笔者立足我国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现状,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总结了新西兰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基础等基本内容。第二部分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分别从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介绍了新西兰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第三部分从内部保障体系的角度,对新西兰富有特色的职前培养ITE计划和入职指导IMP计划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从外部保障体系的角度,从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专业标准和资格认证四个方面呈现了新西兰幼儿教师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第五部分运用数据以表明新西兰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的成效,并总结了保障体系的四大特点。最后一部分则探讨了新西兰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教师质量提升及保障体系建设的六大启示。新西兰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支持保障体系建立;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办法,并与教师质量挂钩;内外部保障体系相结合,共促教师质量提升;关注少数民族教师质量,贯穿教育公平理念。同时,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包括:建立教师质量政策保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幼儿教师教育机制,确保教师输出质量;完善幼儿教师薪酬制度,规范财政资金投入;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幼儿教师资格管理,打破资格终身制度;关注学前教育公平问题,改善师资分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