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氧化亚氮(N2O)具有百年尺度的长寿命,同时其进入大气后能够导致全球持续变暖,并且积极参与到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而被人们热议。大气中N2O浓度的不断积累,为光化学反应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及自身的健康。研究表明全球可测氧化亚总量的70-90%产生于高温地区土壤的释放,其中农耕土壤溢出N2O的贡献率最高。农田土壤N2O排放因土壤含水量,土壤氮含量、土壤温度、有机质存在状况和土壤pH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别,因而了解环境因子改变如何影响N2O释放规律,对准确估算和预测土壤N2O释放量,建立减排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模拟研究,系统探讨了外界条件变化和肥料施用对黑土中N2O释放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引起土壤N2O释放量变化的几种主要因素,为田间氮肥施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表明,低温环境中氧化亚氮的产生条件被抑制,随温度的降低N2O减少释放;大于15℃,小于35℃温度范围内,N2O释放量伴随温度升高土壤产生氧化亚氮的量飞跃式增长;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后,N2O释放量变现为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低时(10-15%),N2O的产生释放受到影响甚至会被完全抑制。土壤含水量超过15%时,N2O释放量随含水量增加成递增趋势,当土壤含水量长时间淹水时,改变了硝化反硝化条件,N2O释放量会受到影响,释放量变少。不同种类氮肥施入土壤中N2O的累积释放量呈现不同差异。在前36d培养时,硫酸铵处理的土壤中N2O释放量要远高于尿素处理的N2O释放量。复合肥处理的N2O释放量较硫酸铵要少,但高于尿素处理。48d培养后总释放量:硫酸铵处理>尿素处理>复合肥处理。另外,不同氮肥处理的土壤中氧化亚氮日平均释放高峰期出现时间不同,硫酸铵、尿素处理出现在6-12d,土壤中氧化亚氮日平均释放量分别为:2.00μg/kg土、1.59μg/kg土,复合肥处理的土壤氧化亚氮日平均释放量高峰出现在0-6d,释放量为1.52μg/kg土。土壤中氧化亚氮的释放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时间因子改变,各处理的土壤中氧化亚氮贡献量会明显减少。0-12d是氮肥施入土壤后氧化亚氮日平均释放量快速增加阶段。培养时间在12-24d,因氮肥含量不同,高氮处理的土壤中氧化亚氮日平均释放量下降缓慢,值为0.65μg/kg土;中氮和低氮处理的土壤中氧化亚氮日平均释放量骤降,值分别为:0.43μg/kg±、0.37μg/kg土。超过24d后,3种处理土壤中氧化亚氮的日平均释放量开始逐渐减少。不同氮肥处理中,有机肥的施入促进了土壤中氧化亚氮大量释放。高倍氮肥处理中,高有机肥、低有机肥中氧化亚氮日平均释放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低倍氮肥处理中,高有机肥、低有机肥中氧化亚氮日平均释放规律与高倍氮肥处理中相同。通过比较可知,各处理中氧化亚氮日释放量大小:高氮高有机肥处理>高氮低有机肥处理>低氮高有机肥处理>低氮低有机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