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护士人口学特征、一般自我效能感、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年3月~10月对新疆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51名急诊和重症监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护士职业倦怠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应付方式问卷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1)急诊和重症监监护护士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情感耗竭29.97±10.63,去人格化9.64±6.81,个人成就感30.20±9.12;2)急诊和重症监护护士情感耗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情绪稳定性、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一般自我效能感、自责、是否被患者投诉、是否参加过沟通培训和是否参加过专科培训;去人格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自责、是否被患者投诉、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精神质、求助、情绪稳定性和最高学学历;个人成就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解决问题、一般自我效能感、自责、是否参加过沟通培训、是否被患者投诉、精神质和求助。结论:1)急诊和重症监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高达83.67%,其中轻、中、高度职业倦怠的检出率分别为41.4%、35.6%、6.7%;2)一般自我效能感、工作压力、解决问题、求助、自责的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的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是急诊和重症监护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因子;3)管理者应关注急诊和重症监护护士职业倦怠高检出率的现状,加强护士人际沟通技能的培训,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指导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培养外向稳定的性格特征,从而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