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LDH纳米杂化物的剥离-重组装法制备及表征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anfu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又称类水滑石(HTl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水滑石层状晶体结构的氢氧化物。它具有层状结构,层片带结构正电荷,层间存在可交换的阴离子。药物分子可插入LDH层间形成药物-LDH纳米杂化物,因药物与层板间存在的静电作用、氢键作用以及空间位阻效应等可实现对药物的有效控释,因此药物-LDH纳米杂化物被认为是一类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药物输送-控释体系。药物-LDH纳米杂化物的制备已得到广泛研究,制备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结构重建法和二次组装法等。这些传统方法存在过程复杂、耗时长、反应温度高或伴生大量污水等问题,因此,研究简便的新制备方法具有应用价值。本文选取布洛芬(Ibuprofen, IBU)为模型药物,以Mg-Al LDH为主体采用剥离-重组装法制备了IBU-LDH纳米杂化物,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药物释放行为,探讨了药物释放机理,以期提供一个简便、高载药量的药物-LDH纳米杂化物制备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Mg-Al-NO3-、Mg-Al-Cl-(?)Mg-Al-谷氨酸(Gly)型LDHs,并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LDH样品中的Mg/Al摩尔比低于原料中的Mg/Al摩尔比。(2)Mg-Al-NO3和Mg-Al-Gly型LDHs在甲酰胺中可剥离成纳米片,最大剥离量分别为80和10g/L;而Mg-Al-Cl-LDH在甲酰胺中难以或不能完全剥离。(3)采用剥离-重组法成功地制备了IBU-LDH纳米杂化物,载药量可达64%,推测布洛芬分子在LDH层间以长轴倾斜于层板呈双层排列;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过程简便,载药量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在模拟人体条件下,即37℃、pH4.8和7.2的缓冲溶液中,考察了布洛芬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IBU-LDH纳米杂化物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其药物释放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部扩散对其缓释性能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分别用动态建模分析软件Berkeley Madonna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ClO_2-I_2-乙酰乙酸乙酯(EAA)体系及NaClO_2-KI-乙酰乙酸叔丁酯(BAA)体系理论计算模拟和实验探究,研究不同化学振荡体系的振荡行为及振荡规律。在ClO_2-I_2-EAA体系中,采用动态建模分析软件Berkeley Madonna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模拟。发现改变ClO_2、I_2、H~+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