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200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且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利和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任务。南通市通州区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不断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乡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层次较低,均等化、标准化的任务更重。本文对南通市通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进行了开展了调查研究,发现通州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实施了多项较大的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三级服务网络,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各项保障,逐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文化设施不断健全、供给主体不断多元、人才培养更有层次、管理体系不断规范的局面,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不断显现,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逐步丰富,文艺精品层出不穷,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文化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但该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陈旧,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文化设施运行机制尚未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不足等方面。通过对通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借鉴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本文对南通市通州区今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坚持创新思维,加强制度设计,体现“现代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标准化水平,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着力培育特色,强化内涵拓展,彰显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性;加强机制建设,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性等建议,供南通市通州区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做参考借鉴。
其他文献
一只13點15分的蚂蚁  再孤独的世界总会有同行者  在中午的广场  我就和一只蚂蚁有了交集  我远远地看到了它,同时我看了看表  13:15分,时针向北,分针向东  我们向对方走去,我确信它看到了我  我能感受到它的触须在友好地摆动  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节奏,而且  我环顾四周,附近只有我一个生物  它走直线,没有一点平时的迂回  距离越走越近,中间有一次它停顿下来  用上颚在一块水果皮上篦了篦 
期刊
学位
调漆间是汽车涂装车间安全等级较高的地方,所以合理有效的调漆间安全设计尤为重要,主要对调漆间前期整体设计、消防设施配备以及防火防爆安全检证事项进行说明.
寒冬来了,我茂密的枝叶  将慢慢落光。一片一片  像我的歌声沦落荒野  一片一片,像我的友人  遠走他乡  天空,不再专宠我名字里的蓝  阳光,不再安抚我  羽翼上的翎  寒风,只有寒风  顺势带走我早已干枯的枝桠  我,拼命地抱紧自己  用根须抓紧脚下冰冷的泥土  等待,忍耐,减少呐喊  甚至呼吸  如果允许我不死,春天的时候  或许会有细碎的春光  为我披上一件绿色的外衣
期刊
期刊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但也引发了我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力量和志愿者精神,激发了学术界对于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