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论语》之“安”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中的“安”是对夏商周三代“安”的思想的继承,并对后者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安”作为与人的生存经验紧密联系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人对自我生存境遇的整体领会,是人的一种原初的基本情绪。同时,其否定形式“不安”既具有原初的基本情绪的含义,又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视为这种情绪进一步的分化和展开,即呈现为人多种多样的情感(如“喜、怒、哀、乐”)。与“不安”展开后的丰富性相比,“安”的状态具有“单一性”:不论为何造成“不安”以及如何由此“不安”回复到“安”,最后达到的内心“安”的状态都是相似的。但这样的回复过程通常需要人的主动性参与进来,体现了道德修养对于感性需要的克服。《论语》中“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动力和准则。从“不安”回复到“安”是人的自然倾向,这其中蕴含了人的行为的一种动力,既有理性认知方面的,也有道德行为方面的。如果“安”的动力反复地、长期地发挥作用,则“安”也可以作为个人行为的一种准则。一方面,这种准则可以作为普遍道德规范的合理补充;另一方面,这种准则也可能与普遍道德规范发生冲突。“安”与《论语》的重要概念“知”、“仁”也有内在的联系。“仁”涉及“不安”的原因以及“安”的动力义。同时,这种动力还体现在,“安”可以成为君子和仁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吸引着他们为此修己安人。另外,“不安”也是一种“知”,是人对整个生存境域的把握和领会。“知”是“安”或“不安”得以成立的一个前提,也是后两者发生的一个原因。不像“仁”、“义”这些被后世儒家重点关注的概念,“安”的延续和衍化常常是不明显的,但仍在思孟学派、荀子、宋明儒那里有所体现,主要包括三方面:“安”作为动力的有效性以及“安”的“境界”义;“安”作为个人行为准则与普遍道德规范的张力。可以说,《论语》之“安”为儒学提供了一条隐性的历史线索。
其他文献
细胞是构成大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细胞膜则是保护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屏障。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构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确保细胞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选择性地吸收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分泌并运输功能性蛋白质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与生理功能等。肿瘤细胞膜具备与正常细胞膜同样的结构与功能,因此利用细胞膜这一重要的亚细胞结构与功能
亲社会行为和动机由于其重要性,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亲社会行为实施者和接受者的潜在心理过程和机制。然而,除了实施者和接受者,亲社会互动过程还包括观察者。近年来,基于常人理论(lay theory)研究,即观察者通过自己所获得的外界信息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进行推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基于常人理论的亲社会研究能够为正式理论(formal t
文殊师利,作为一位对大乘佛教十分重要的菩萨,在印度发源却对中国佛教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历代佛教徒的追随、皇室成员的推崇,还是在五台山形成的独特道场信仰体系,可以说都与其象征的佛教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传入中土的早期相关经典中,文殊菩萨常与般若智慧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经典当中,文殊常常以“善说空义”的形象出现,宣说着般若思想,引导听众获得“第一义谛”的启示。伴随着大乘佛教的发扬与传播,尤其是华
“比较”和“挺”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用的程度副词,二者的意思非常接近,留学生在习得这两个程度副词时经常发生各自误用或相互误代的情况。偏误的大量存在说明“比较”和“挺”虽然是一组意义相近的副词,但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相互替换。因此,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从本体方面和实际应用方面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大量的语料,研究“比较”和“挺”的语义、语法和语用差异,分析二者常见偏误类型以及偏误的原
作为清代学术的殿军和民国学术的先驱,章太炎的哲学思想因其艰涩和曲折而为学界所议论不息。在其著作中,《齐物论释》又因为涉猎最广、思辨最深而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学界很少特别注意到《齐物论释》初本与定本之间存在着的文本差异,以及由此而体现出的章太炎的学术思想的变化。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入手,首先对《齐物论释》初本、定本的文本改动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版本之间的思想差异展开分析。就初本、定本的思想
“知言养气章”是《孟子》一书中最精彩的一章,亦是最难解的一章。此章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历史上关于“知言养气章”的著作和文章可谓浩如烟海。但前人研究此章时多侧重于对孟子思想的阐发,却忽略了公孙丑与孟子对“不动心”的不同理解。从“知言养气章”的具体语境与话语脉络出发,可以看到公孙丑与孟子对“不动心”的理解并不在同一层次,这种差别是由二者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导致的。公孙丑从外在化的视角出发,将“不动心”看作
人力资本的质量是决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传统上对人力资本质量的研究只考虑到认知能力,一般使用考试分数、智商水平或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来衡量。然而,认知能力无法全面代表个人能力,社交技能、成就动机、自尊、领导力等相对独立于认知能力的非认知能力也会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和成就产生巨大影响。青少年时期是非认知能力干预的“黄金期”和“敏感期”,这一阶段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1881)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在三十五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和中篇小说,并留下了大量的笔记、日记和书信文字。陀氏的创作生涯以流放西伯利亚(1849~1859)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地下室手记》(1864)是陀氏流放西伯利亚十年之后创作的第三部作品。因其蕴含的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抓手,优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一定离不开对学习时间的投入,时间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在本科生的学习和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从时间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寻社会时间如何影响着优秀本科生的时间认识与时间行为,进而归纳总结出优秀本科生的社会时间行为模式,试图为社会时间理论的实践研究以及优秀本科生的前期识别和培养提出微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获取本
人才是强国之本。高质量高水平人才是一个国家实现发展目标、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国家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它最终决定着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实现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教育与培训制度,是新世纪以来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治理议题。影响一个国家人才培养和供给状况的因素非常多样和复杂,而资格框架制度以及它所体现的价值理念则在根本上决定着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