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36只,体重210~23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谷氨酰胺组(Gln,G组)。S组麻醉后打开腹腔,暴露肝蒂,游离肝上、下下腔静脉后但不予夹闭,经股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I/R组在全肝缺血前60min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分离并夹闭肝蒂、肝下下腔静脉和肝上下腔静脉维持30min后开放;G组在全肝缺血前60min经股静脉注射等容量谷氨酰胺0.75g/kg,分离并夹闭肝蒂、肝下下腔静脉和肝上下腔静脉维持30min后开放;再灌注一小时后行标本采集。测定并评估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核因子-κb(NF-κb)含量变化情况;肺湿/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谷氨酰胺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 结果:(1)与S组比较,I/R组和G组的TNF-α、NF-kb含量显著增加(P<0.01);G组较I/R组TNF-α、NF-kb含量有明显减少(P<0.05);与I/R组比较,G组的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S组比较,G组的MPO活性虽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与S组比较,I/R组和G组的W/D比值均升高(P<0.05);与I/R组比较,G组的W/D比值则明显降低(P<0.05);G组与其他两组比较,HSP-70表达显著增加(P<0.01)。 (3)光镜下可观察到S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腔清晰,间隔无水肿;I/R组肺泡内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明显增厚;G组出血较少,水肿明显改善,无大量炎性细胞。 结论:Gln预处理可增加肺组织HSP70表达,抑制TNF-α、NF-kb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的急性肺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