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英译中的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取自《澳新食品标准法典》中乳制品部分。该《法典》由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制定,主要包含各类食品安全标准。本研究选取的乳制品部分主要涉及乳制品分类、生产与加工标准等内容。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文本分析、翻译目的论以及文化传递等方面对食品翻译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皮特·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归类,本研究材料属于信息类文本,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递准确的信息。因此本文的研究侧重点是:如何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解决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现词汇、句子与语篇层面的对等,从而使译文达到与原文近似等同的表达效果。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与结构,使读者对乳制品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有初步了解。第二部分对原文本的类型与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可知《澳新食品标准法典》是法律文件,属于信息类文本。且该文本的句子结构严谨,用词考究,并且专业术语颇多。第三部分按译前、译中、译后的顺序说明该翻译项目的流程。在该部分,笔者介绍了如何在译前制作双语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应用Trados翻译、以及译后如何润色译文。第四部分通过举例,详细地分析了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解决难题,实现了词汇、句子与篇章层面的对等。在该部分,笔者主要分析了法律与乳制品专业术语、被动句、长难句以及文本衔接等。第五部分总结了翻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客户的反馈、笔者的反思以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反思与总结,笔者悟出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巩固专业知识,从而才能逐步地提升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通过研究分析,笔者发现功能对等理论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本文的探析,笔者希望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思路;同时也希望为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